2011年城市規劃師考試管理與法規習題精選17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22
1.行政領導者的職能主要體現在( )。
A.擬訂計劃、組織實施、公關協調、監督檢查、管理控制
B.貫徹執行、計劃決策、組織指揮、協調溝通、監督控制、選人用人
C.計劃、執行、組織、協調、監督、選人、公關、管理
D.貫徹執行、計劃決策、組織實施、選人用人、公關協調
2.為了使行政溝通產生良好的效應,在行政溝通中應當堅持以下( )三項原則。
A.高水平原則、高速度原則、高時效原則
B.高效率原則、高水準原則、高時效原則
C.高質量原則、高速度原則、高水準原則
D.高效率原則、高質量原則、民主化原則
3.行政法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一個部門法,對它的任務表達最恰當的是( )。
A.規范國家對社會事務的行政管理規則,保障和監督國家行政機關職權的有效行使,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B.用來規范國家對社會事務的行政管理規則
C.用來保障和監督國家行政機關職權的有效行使
D.用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4.行政合法性原則是指行政管理權的存在與行使和授權及委托,必須( )。
A.依據憲法,符合憲法,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B.依據法規,符合法規,不得與法規相抵觸
C.依據規章,符合規章,不得與規章相抵觸
D.依據法律,符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
5.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的( )。
A.行政管理者
B.被管理者
C.享有管理權力的管理者
D.享有法定權利和承擔法定義務的當事人
6.城市規劃作為一個實踐過程,包括( )等環節。
A.編制、審批、實施、監督
B.實施管理、監督檢查
C.編制、審批、實施
D.實施管理、監督檢查、行政復議
7.城市規劃編制的主要依據不包括( )。
A.以上一層依法批準的城市規劃為編制依據
B.以城市規劃和有關建設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為編制依據
C.以城市綜合規劃為編制依據
D.以城市或地區的現狀條件和自然、地理、歷史特點為編制依據
8.所謂建筑密度指的是( )。
A.建筑物外輪廓線投影面積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率(%)
B.建筑物外輪廓線投影面積與用地紅線范圍的面積的比率(%)
C.建筑物底層占地面積與建筑基地面積的比率(%)
D.建筑物基底總面積與用地紅線范圍的面積的比率(%)
9.1984年,國務院頒布了( ),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城市規劃專業領域的第一部基本法規。
A.《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B.《城市規劃編制辦法》考試大注冊城市規劃師
C.《城市規劃條例》
D.《城建監察規定》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于( )正式頒布,是我國城市規劃領域的國家法律。
A.1989年10月13日
B.1989年12月26日
C.1990年12月26日
D.1989年4月1日
答案:
BDADD CCC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