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造價師考試《理論與法規》知識點15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20
1.企業的負債按其流動性可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帳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付股利、應交稅金、其他暫收應付款項、預提費用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等;
2.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
3.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4.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銷售凈利率、銷售毛利率、資產凈利率;權益凈利率;
5.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權益凈利率=凈利潤/平均所有者權益,平均所有者權益=(年初凈資產+年末凈資產)/2;
6.負債比率是指債務和資產、凈資產之間的關系;企業對一筆資產總是負有兩種責任:一是償還債務本金的責任;二是償還債務利息的責任;
7.企業償債能力的具體分析方法:通過各種會計要素的有關數據分析權益與資產之間的關系,分析不同權益之間的內在關系,分析權益與收益之間的關系,計算出一系列的比率,可以看出企業的資本結構是否健全合理,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
8.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負債總額包括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
9.資產負債率分析: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小,表時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從債權人角度看,他們最關心的是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從股東的角度看,由于企業通過舉債籌措的資金與股東提供的資金在經營中發揮同樣的作用,所以,股東所關心的是全部資金利潤率是否超過借入款項的利率,即借入資本的代價;
10.從經營者的角度看,如果舉債人心理承受程度,企業就難以借到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