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務員明天開始招錄
來源:發布時間:2011-08-2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本月29日,下半年公考開始報名,610個職位共計招錄934人。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今年實行“一次考試,二次調劑”,下半年招錄公務員不再組織公共科目筆試,而是從上半年成績合格考生中進行二次調劑。
610個職位未設年齡上限 昨日,北京市委組織部、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發布《2011年下半年公務員考試錄用公告》。 與去年下半年的公務員招錄相比,今年職位少了約100個。此外,往年公招招考簡章,各個職位都會注明年齡限制,多數要求35歲以下,但今年610個職位均未注明年齡上限。 不再考試通過調劑招錄 “一次考試,二次調劑”,即公考調整為一年一次,僅在上半年組織一次公共科目筆試,下半年不再組織考試。因此,該610個職位將從上半年成績合格的考生中通過“二次調劑”招錄。 不過,“二次調劑”的范圍不包括四類考生:2011年非北京生源應屆高校畢業生、戶口檔案保留在學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屆畢業生;今年上半年公考中,已被定為擬錄用人選的或體檢不合格的考生;參加今年上半年公考,被認定有舞弊行為的考生,以及不符合《北京市各級機關2011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要求的考生。 調劑錄用筆試成績占50% 本次調劑錄用,考生綜合成績的計算方法為:公共科目筆試總成績(折合成百分制)占50%,面試成績和專業科目筆試成績共占50%。 ■ 分析 東西城城管“擴容” 跟往年相同,職位招錄鮮有超過10人。不過,東城區、西城區的城管部門均有“擴容”跡象,包括各街道辦事處城管分隊在內,東城區城管將招錄53人,而西城區城管監察大隊一次性招40人,且注明“一線執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常值夜班,執法對象復雜,適合男性”。 此外,豐臺、石景山、門頭溝、房山、昌平、大興、懷柔、延慶等8個區縣的城管大隊,以及朝陽望京等街道辦事處的城管分隊,也有招錄計劃,共計招錄70人。此次城管系統將招錄163人。 【解讀】 招錄“不存在擴編問題” 西城區城管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年大范圍招錄,“不存在擴編的問題”,西城區城管的編制有700多人,現在編的只有500多人。“兩區合并后,一些城管隊員根據相關政策選擇了提前退休。再加上其他問題,所以造成城管隊伍缺編。” 此前,接受北京市政協委員考察時,北京市城管局負責人曾透露出“縮減城管協管員數量、增加城管隊員正式編制”的意向。該負責人表示,現北京城管執法人員6000多人,另有協管員5400人左右,比例接近1:1,且“40、50”人員所占比例較高。一些區縣由于協管員整體素質不高,個別人員輔助執法中容易出現粗暴執法行為,使城管形象受到影響。 本次東、西城城管大隊所招聘的人員,將分配到下屬各基層分隊,負責城市管理監察執法工作。 擔心單位改革影響 在610個職位中,179個來自參公單位,即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共計招錄287人。其中多為事業單位,如北京市科協、東城區委黨校、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等。 目前,北京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現已啟動,179個“參公”單位的招錄計劃,引發了一些考生的憂慮。一名遠郊區縣大學生“村官”考生擔心,如果通過公務員考試招錄,考入“參公”單位,但改革后,“參公”單位的性質有了變化,“比如變成公益性事業單位,那么是否還能保留公務員待遇?” 【解讀】 公務員資格取決單位性質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北京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目前還在“摸底”階段,清理規范才剛剛開始。 “參公”事業單位,同樣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范疇之內,“對于通過公務員招錄進入‘參公’事業單位的人員,改革后是否還能捧‘公務員’飯碗,取決于編制部門對于‘參公’單位的性質的認定,如果認定為公益性事業單位,那么工作人員就是事業編”。 “比如黨校,辦公室等行政序列工作人員,是‘參公’事業編制,人事待遇跟公務員完全相同;而教師群體則是普通的事業編。”他舉例說,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重新考核所有“參公”單位,“不少‘參公’單位,都有行政職能,比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就有擬定醫療保險的預算方案等行政職能,這部分職能肯定要回歸到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極有可能同時回歸。”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