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2日國內外時事新聞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8-1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1年8月12日國內外時事新聞
一、2011年8月12日國內熱點新聞:
中國煙草總公司日前下發通知,擬對現行的卷煙包裝標識進行調整。消息一出,受到廣泛關注。近年來,控煙專家多次呼吁改變煙草包裝的警示標識,讓其真正起到警示作用。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宜群則表示,此次卷煙包裝標識調整,與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宣傳部主任張靜表示,煙盒標識的修改,就要防止這些政策受到煙草業和其他既得利益的影響。楊杰表示,將繼續推動警示圖形上煙盒,讓盡可能多的人真正知道使用煙草會給他們或親人帶來怎樣的傷害。
昨日是我國首艘航母試航進入第二天。海事部門再次發布通告,13日零時至24時,遼寧西部海岸附近,17海里為半徑范圍內實行禁航及無線電管制,任何船只在上述時間內不得進入該海域。有分析稱,屆時艦載機或將試飛。有海軍人士向有關媒體透露,中國第一艘航母預計在明年八一建軍節宣布成軍,正式交付海軍服役。我國航母10日海試是由拖船脫離,這是因為大船本身的體積很大,相對來說港池很小,如果依靠自身動力很不方便。這樣做其實也節省了航母的動力。按照慣例,海試后回到碼頭時,一般也是由拖船拖入的。
中日兩國同步進行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本年內,中日雙方相互好感度明顯下降,中國公眾對日好感度為28.6%,比去年下降了近10%.昨日,由中國日報社和日本言論NPO共同實施的第七次中日關系輿論調查結果在北京發布。盡管好感度下降,但中日關系重要仍是雙方共識。中方調查結果表明,83.1%的普通公眾和88.6%的學生教師認為中日關系非常或較重要。而日本方面,77.6%的公眾和98.0%的知識分子認為中日關系重要或較重要。本次調查,日方1000名公眾和500名知識分子參與問卷調查,中方共有1540人受訪。
二、2011年8月12日國外熱點新聞:
籠罩在主權債務危機陰云下的歐洲,頻頻舉起貿易保護主義大棒。11日,商務部網站發布了一則來自商務部駐意大利經商處的預警信息。預警援引歐洲當地媒體的報道說,歐盟正準備通過高關稅的方式對抗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這一舉措并非空穴來風,在去年11月歐盟公布的未來5年的全球貿易新戰略藍圖中,就特別強調貿易的競爭性,希望以貿易促進歐盟國家的經濟增長,解決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問題。”該預警表示。“歐盟的強勢貿易政策將不可避免對我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處長程永如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我們需要在全球戰略利益格局中定位中歐經貿關系,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化解供應鏈改變和價值鏈攀升的陣痛,了解歐盟產業與政府的反應,在未來發展中深化專業化合作與分工。”
據美聯社8月11日消息,愛沙尼亞政府官員透露,位于該國首都塔林的國防部大樓內,于當地時間11日突然傳出了槍聲,目前全部工作人員已被疏散。另有媒體報道稱,已有兩名人質被槍手劫持。報道援引國防部發言人皮特(Peeter Kuimet)的話說:“國防部大樓中發生了與槍械有關的事件。警察已經到達現場。”據美聯社8月11日消息,愛沙尼亞政府官員透露,位于該國首都塔林的國防部大樓內,于當地時間11日突然傳出了槍聲,目前全部工作人員已被疏散。另有媒體報道稱,已有兩名人質被槍手劫持。報道援引國防部發言人皮特(Peeter Kuimet)的話說:“國防部大樓中發生了與槍械有關的事件。警察已經到達現場。”
俄羅斯國家反恐委員會新聞中心11日發布消息說,警方當天在達吉斯坦共和國首府馬哈奇卡拉市進行的反恐特別行動中,消滅了兩個非法武裝團伙,擊斃6人,包括一名非法武裝頭目。在行動中,一名警員犧牲,另有2名警員受傷。位于俄羅斯北高加索的達吉斯坦共和國、車臣共和國和印古什共和國等地區長期不靖,是非法武裝活躍區,恐怖爆炸和襲擊等犯罪案件時有發生。近年來,俄政府加強打擊當地非法武裝和社會重建的力度。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