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試題(58)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8-1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 近年來,生物燃料需要迅速增加,2000年至2007年全球乙醇產量增長了兩倍,到2017年其產量還會再翻一番,生物柴油的產量10年內也將增長一倍多。這些生物燃料時由玉米等谷物、糖類和油料作物產生的,因此其產量的擴大必然導致相關農作物價格的飆升。
如果上述觀點正確,可能推出( )。
A.農產品價格上漲將導致生物燃料產量降低
B.如果農產品價格下降則說明生物燃料產量沒有提高
C.如果生物燃料產量下降則說明農產品的價格提高
D.乙醇等生物燃料產量增加是受農產品價格過低的影響
2. 5000年來,長江流域的氣候變遷幅度小于黃河流域雨量充沛,植被恢復能力也比北方強。每次嚴寒襲來,北方遭受的破壞要遠大于南方,因此,中國經濟中心就由北方移向南方。
最能反駁這一論述的是( )。
A.自然環境并不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B.并非緯度越高氣候變遷的幅度越大
C.北方并非年年遭遇嚴寒冬季
D.長江流域降雨并非總多于黃河流域
3. 當臭氧達到一定濃度之后,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當人們吸入臭氧之后,臭氧就會因為其強氧化作用而使呼吸道產生灼燒感,造成呼吸系統充血或發炎,兒童、老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受到臭氧的傷害尤為嚴重。據專家估計,在歐洲,臭氧污染導致歐洲人的死亡率增加了2%~12%,由此可以推知( )。
A.臭氧污染目前在歐洲最為嚴重
B.低濃度的臭氧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C.臭氧的強氧化作用是其對人有害的原因
D.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對臭氧污染最為敏感
4. 在當前的筆記本電腦市場上,存在大量的通過非正規渠道進入市場的廉價“水貨”,即按照廠商政策不允許在中國大陸銷售的產品。大量的“水貨”沖擊了正規渠道產品的銷售,有的分析人員認為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水貨”價格上的優勢太大。
以下哪項是這位分析人員在分析中必須隱含的前提( )。
A.市場監督部門沒有強力打擊“水貨”現象
B.許多消費者無法承受正規渠道產品的價格
C.廠商銷售政策不合理,給“水貨”橫行留下了空間
D. “水貨”與正規渠道的產品相比,性價比更高
5. 近來,我們對保險公司的保險商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那些工作環境比較好的保險商的工作業績要比那些不好的高出25%。評價工作業績的客觀標準包括工作量和工作的復雜程度。這表明改善人工環境會提高他們的勞動生產率。那么,下述最不可能的是( )。
A.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工人的工作時間并不多于生產率低的同事
B.通常情況下,對勞動生產率高的工人回報以令人愉快的工作環境
C.相對于令人愉快的勞動環境來說,不愉快的環境會降低工人的工作勁頭
D.平均來看,勞動生產率低的工人在工作崗位上所花費的時間少于生產率高的同事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