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6日國內外時事新聞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0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1年6月6日國內外時事新聞
一、2011年6月6日國內熱點新聞:
截至6月5日17時,全國已收獲冬小麥12619萬畝,麥收進度過三成半,其中機收面積9305萬畝。當日投入聯合收割機21萬臺,日機收小麥面積725萬畝。安徽省小麥已收3314萬畝,進度超八成。當日收獲319萬畝,主要集中亳州、淮北、宿州,小麥機收價格平穩。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近日深入滁州市檢查指導小麥搶收和夏種工作,他強調要繼續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爭分奪秒,搶收快收,確保顆粒歸倉。江蘇已收495萬畝,陜西已收175萬畝,進度均超一成。
臺灣被塑化劑所“染毒”的食品名單逐日擴大。昨天,國家質檢總局繼續更新臺灣地區公布的受塑化劑污染的問題企業及產品名單,“染毒”產品從858種增加到924種,又添了66種,問題企業也從255家增加到276家。該份名單上所列的產品,質檢總局要求大陸一律不得進口。島內輿論認為,塑化劑風波已造成消費者對食品業、食品安全管制產生嚴重疑慮和信任危機,需要各部門、各層級、各領域合作治理,以盡快消除恐慌,恢復信任。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陳求發6日在維也納表示,中國主張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繼續發展核電。陳求發當天在出席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時發言說,和平利用核能、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是中國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核安全,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積極引進、開發先進核能技術為核安全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建立了較為完整的核安全法規、核安全監管以及核應急體系。陳求發還表示,中國政府積極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推動提高全球核安全水平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將于本月底召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部長級核安全大會對及時總結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全球核安全及應急響應水平十分必要,中國將會派出高級別代表團與會。
二、2011年6月6日國外熱點新聞:
科威特內政部犯罪調查部門日前在該國北部發現8具在海灣戰爭中死亡的伊拉克士兵遺骸。報道援引科安全官員的消息說,犯罪調查部門在接到線索后,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工作人員在科威特北部鄰近伊拉克的穆特拉地區沙漠中發現一處墓坑,并挖掘出8具遺骸。伊拉克時任總統薩達姆1990年發動軍事行動入侵鄰國科威特,引發海灣戰爭。據科威特媒體報道,600余名科威特人以及旅居科威特的外國人和2000名伊拉克人在戰爭期間失蹤。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發言人約瑟夫。布勒茨6日說,過去30天內,北約部隊和阿富汗國家安全部隊開展了數百次聯合軍事行動,其中阿富汗國家安全部隊在諸多行動中發揮主導作用,表明他們具備接手本國安全防務的能力。去年11月,北約領導人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會議,決定從2011年年初開始逐步向阿富汗政府移交防務,并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移交工作。
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6日在聯合國維也納中心開幕。鑒于前不久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的報告顯示,敘利亞那座2007年被以色列炸毀的設施“很可能是一座快要完工的核反應堆”,敘利亞核問題可能成為會議期間各方關注的焦點。隨后,國際原子能機構多次派專家實地調查,并于今年5月24日在向各成員國散發的報告中稱,那座被炸毀的設施具有石墨反應堆的特點,“很可能”是一座快要完工的核反應堆。另據了解,在6日開幕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上,伊朗核問題、朝核問題,以及日本核電站事故等都將會成為議題。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