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試歷史常識三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1-3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下面是育路教育網編輯整理了2011年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試歷史常識,供大家參考一下。祝愿所有考生考試順利!
三、判斷題
1.我國境內已知最早人類是元謀人。 ( )
2.世界上最早記錄日食月食的是商朝人。 ( )
3.孔子是戰國時期的儒家代表。 ( )
4.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 )
5.匈奴族在我國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 ( )
6.改進造紙術制成植物纖維紙的是明代宦官鄭和。 ( )
7.北朝時期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數值準確計算到小數點后七位數的數學家。( )
8.科舉制度創設于唐朝。 ( )
9.唐宋八大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軾。( )
10.明代的特務機構有錦衣衛和東廠西廠 ( )
11.宋代開始八股取土。 ( )
12.元代實行了行省制度。 ( )
13.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鞏固統一,加強專制統治的措施。 ( )
14.兩漢時期的冶鐵業處于當時世界領先地位。 ( )
15.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錄太陽黑子現象的國家。 ( )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 2.A 3.D 4.D 5.C 6.A 7.C 8.D
9.B 10.D 11.C 12.D 13.A 14.C 15.B 16.D
17.B 18.A 19.A 20.D 21.C 22.C 23.C 24.B
25.D 26.C 27.B 28.B 29.B 30.A
二、多項選擇題
1. ABCD 2.ABCD 3.ABCD 4.ABD 5.ABCD
6.ABC 7.ABCD 8.ACD 9.ABCD 10.CD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二章 中國近現代史
一、單項選擇題
1·英國的大炮轟開了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使一些愛國知識分子從“天朝大國”的夢幻中驚醒,一股新思潮萌發了。這一新思潮的核心是( )。
A·向西方尋求強國御侮之道 B. 同西方展開“商戰”保護本國權益
c·引進西方技術興辦近代工業 D. 效法西方的君主立憲政治
2·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的共同原因是( )。
A·扭轉對華貿易逆差 B. 爭取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
c·中國嚴禁鴉片走私 D.與中國談判“修約”一失敗
3·鴉片戰爭前,在中英貿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鴉片戰爭后一段時間內,英國工業品對中國的進口額總體上仍沒有太大變化,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購買力有限 B.中國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的抵制作用
c·鴉片走私嚴重 D. 清政府仍實行閉關政策
4·魏源在《海國圖志》、徐繼畬在《瀛環志略》中都較詳細地介紹了英、法、美等國的資產階級政治制度, 并給予較高評價,新思潮倡導者們這樣做( )。
A. 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 以求抗敵御侮
B. 表現了對清封建統治者的否定
c·為維新變法活動制造輿論
D·是在分析“夷情虛實”、探求“馭夷之方”
5·下列事件,發生在咸豐皇帝在位期間的是( )。
A·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 B. 清軍攻陷太平天國都城
c·俄國割占巴爾喀什湖一帶 D. 列強開始在中國開辟租界
6·拜上帝教在太平天國發展過程中起的作用是( )
A. 反抗封建意識形態 B. 獲取外國人的同情和支持
c·緩和階級矛盾 D.吸收西方先進文化傳統
7·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
A.重軍事輕經濟 B. 沒有興辦真正的資本主義企業
c.沒有觸動封建制度 D.沒有大力宣傳西方思想文化
8.1860年夏,英法侵略軍一面在北方武裝進攻清朝心臟地區,一面在江浙一帶協助清朝地
方政府鎮壓太平軍。對于這種局面的出現,不正確的解釋是( )。
A.侵略者要保護在通商口岸已獲得的權益
B. 與侵略者發動此次戰爭的目的是一致的
c.清廷早已決定“借師助剿”
D. 太平天國禁止外國干涉中國事務
9.19世紀60年代出現中外反動勢力“合作”的新格局,最主要是因為( )。
A.慈禧太后發動政變需要外國支持
B. 清朝廷中的投降派聯合外國共同對付抵抗派
C. 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的深入使清朝呈現半殖民地化
D. 清朝廷對外國侵略完全放棄了抵抗
10.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 )。
A. 興中會 B.國民黨
c.中華革命黨 D.中國同盟會
11.中國無產階級先于中國資產階級產生,決定因素是( )。
A.無產階級是新生產力的代表
B.中國資產階級先天不足
c.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在生產中的不同地位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