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報名咨詢熱線:010-51268840、51268841
 考研網
考試動態 報考指南 考研知識: 資料下載|考研經驗|院校招生|專業碩士|考研輔導 考研教材 考研論壇 考研下載
 數學: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英語: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政治: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專業課試題  網絡課程  在職研
地區信息

考研政治理論沖刺: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作者:   發布時間:2011-01-11 10:28:16  來源:育路教育網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育路攻略
  • 論壇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考研政治考試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一、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一)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

    這兩對矛盾貫穿于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始終。其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最為根本的矛盾,它決定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矛盾的生產和發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又受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矛盾的制約,它的解決有賴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矛盾的解決。

    (二)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首先,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最基本的動力,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所謂“”生產力標準“,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作為判斷我們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鄧小平提出的”“三個有利于”標準是生產力標準的進一步深化。堅持生產力標準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也是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前提。

    其次,社會基本矛盾特別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一切歷史沖突根源”,決定著社會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馬克思:“一切歷史沖突都根源于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

    再次,社會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并從根本上影響和促進社會形態的變化和發展。

    無論是階級斗爭、社會革命,還是社會改革,都根源于社會基本矛盾。

    二、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一)階級

    階級的產生:階級是一個歷史范疇,馬克思:“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階級是生產有所發展而又發展不足的產物。

    階級的本質:階級首先是一個經濟范疇。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于它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占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

    生產資料占有關系的不同,是階級劃分的基礎。

    (二)階級斗爭

    階級斗爭,是階級利益根本沖突的對抗階級之間的對立和斗爭。包括經濟、政治、思想三種形式,其中,經濟斗爭是最根本形式,政治斗爭是最高形式。

    階級斗爭根源于階級之間物質利益的根本對立,根源于社會經濟關系的沖突。一切階級斗爭,歸根結底都是圍繞著經濟利益這個軸心展開的。

    (三)階級斗爭是階級對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階級斗爭是社會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的直接表現,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四)階級分析方法

    1.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階級斗爭觀點去觀察和認識階級社會的社會歷史現象,就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

    列寧:“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一條指導性的線索,使我們能在這種看來撲塑迷離、一團混亂的狀態中發現規律性。這條線索就是階級斗爭的理論。”

    2.階級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動態地分析階級狀況,分析各階級的經濟地位、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準確把握各階級之間的關系和階級力量的對比,把握社會運動和社會生活的脈搏。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階級斗爭還將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所以,既要注意區分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注意保持安定團結,防止把階級斗爭擴大化;又要對階級斗爭保持警惕,防止和糾正階級斗爭熄滅論。

    三、革命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

    社會革命的實質和根源

    1.革命,亦稱社會革命,是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是社會形態的質變。

    2.革命的實質,是革命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用新的社會制度人替舊的社會制度,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發展。

    3.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國家政治從反動階級手里轉移到革命階級手里,是實現社會形態變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標志。

    4.革命根源于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生產力的發展和舊的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舊的上層建筑之間出現的矛盾沖突,是社會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

    5.革命的爆發既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如經濟條件和政治條件,又要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如革命階級的覺悟程度、組織程度和群眾的發動程度等。

    (二)革命對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

    1.馬克思:“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是“社會進步和政治進步的強大推動力”。

    2.馬克思主義重視革命的偉大作用,同時也不否認改良作為革命的一種補充手段、為爭取勞動者境況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馬克思主義不拒絕改良,但反對改良主義。

    四、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又一重要動力

    1.改革,是在同一社會形態中,通過調整、變革不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環節,實現該社會形態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

    改革是同一種社會形態發展過程中的量變,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會制度而在社會各個領域采取革新舉措。

    2.社會發展離不開改革。不同歷史時期的統治階級都曾經采取過一定的改革措施。

    2.社會主義發展同樣離不開改革

    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客觀要求,是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徑,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和直接動力。

    社會主義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主義社會全面進步。

    改革是一種“制度創新”,是新體制代替舊體制,改革是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是對社會主義傳統體制的根本變革,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所以,我國的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五、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

    (一)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杠桿

    科學技術,特別是科學技術革命是“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歷史的有力杠桿”、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

    馬克思:“蒸汽、電力和自動紡織機甚至是比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諸位公民更危險萬分的革命家。”

    (二)科學技術社會作用的兩重性

    1.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能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造福于人類,同時也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消極后果。

    2.科學技術作用的實現要受一定客觀條件,諸如社會制度、利益關系等因素的影響,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觀條件,如人們的觀念和認識水平的影響。

    3.“全球問題”的出現,深刻地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矛盾。

    “全球問題”不僅是一個自然問題、科技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是一個涉及社會制度、社會管理組織以及各種社會認識和實踐的復雜問題。

    全球問題的根源:它是人們利用科學技術失去控制,不合理地利用科學技術造成的,同時也和科學技術本身發展不充分有關。所以不能把人運用科技不當及社會制度、社會體制不合理帶來的問題歸咎于科技,更不能因為有全球問題而取消科技的發展。

    4.解決“全球問題”依賴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條件。(1)要用科學的自然觀和發展觀指導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要樹立全球觀念和危機意識,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狹隘視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為;(2)要正確對待自然和社會的關系,增強人們合理控制各種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的能力和手段,為人類擺脫困境創造新的物質條件;(3)如果問題是由社會制度造成的,就需要變革這種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考研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報考直通車
 
報名時間: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網上報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現場確認。
報名地點:報名地點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一般在高校設報名點。
考試時間:2010年1月10日、11日初試,3月試復試。
                       MOR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更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中文日韩乱码AV | 中文字幕乱老妇女一视频 | 一色屋手机视频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aV女同在线 | 亚洲无玛中文字幕久久婷婷 |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无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