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0月3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10周年紀念日。漢語作為中華名族的精神與靈魂,本該受到國民的重視與青睞,但記者走訪廈門多所高校發現,目前大學中英語和漢語學習呈現出明顯的不平衡現象,許多大學生將大部分課外自習時間花在英語學習上,而本該被重視的漢語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冷落。 針對目前漢語、英語冷熱不均的現狀,大學生認為這是社會需求所致,他們也很無奈,而相關學者也表示,此現象應該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母語應該得到繼承和發揚。 現狀 英語受熱捧,漢語遭冷落 近日,記者對廈門多所高校進行調查后發現,英語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熱捧,而漢語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冷落。大部分大學生都將大量的自主時間花在英語學習上,而主動學習鉆研漢語知識的人卻寥寥無幾。 在廈門多所高校的學生自習場所,導報記者發現,每天都會有很多莘莘學子不停地重復著英語單詞、背誦著英語課文、練習著英語口語,有些學生甚至連走路都在收聽英語新聞節目,但幾乎沒發現有人在研讀《大學語文》或與漢語有關的書目。 “除了課外時間,很多同學甚至會在其他課堂上看英語書,特別是在四六級考試前的一段時間,我自己也這樣干過。”廈門某高校大二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王綠華同學說,對于英語的學習,同學們可謂爭分奪秒,卻從沒見過有人這樣對待過漢語學習。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熱衷于漢語學習并能主動抽出時間學習語文知識的同學可謂鳳毛麟角。在大學生中,也有人對當下英語考試的內容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比如之前英語考試時考過 ‘一個人跑掉了’和‘一個人跑走了’哪一個不對,這些連外國人都不去注意或犄角旮旯的東西,我們為什么非要去弄得清清楚楚?” 漢語學時不到英語的1/3 在大學里,把視角從學生一族的身上挪開,站在學校安排課程的角度上看,英語的“備受重視”也顯得尤為突出。導報記者在隨后的調查中發現,在當前的大學本科教育中,絕大多數學生的必修課程“大學英語”大約占了10到12個學分,而教授傳統中文知識的“大學語文”卻大約只有可憐的2到3個學分,平均學時還不到“大學英語”的1/3. 漳州師院2007級新聞系的張同學甚至表示,他們從大一到大四都沒上過大學語文,“平時所學課程能與語文沾得上邊的大概要數《新聞寫作》了吧。”對于這種情況,張同學表示自己從沒留意,而班上的其他同學也從未因此對學校提出過什么異議,但她也承認 “學校還是開語文課比較好,畢竟畢業后會有同學有可能從事廣告策劃等需要文字功底的工作,學校開課了,能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對我們來說也是有益無害的。” “我們只在大一的時候上過一個學期的《大學語文》,但是除了在課堂上,我很少看見有人在課外還花時間讀語文。”廈門某高校化工系大二的孟凡輝同學說,大學語文的任課老師在期末考前都會 “劃重點”,他認為“都已經學了十幾年語文了,這樣的水平出了社會也基本夠用,沒必要把有限的時間花在專業的語文學習上”。 經常想不出常用漢字筆畫 調查顯示,現在的很多大學生能輕而易舉地寫出優美的英文文章,卻寫不出一篇行文流暢、文法規范的中文文章;背出一篇英文文章對他們來說易如反掌,而背誦一篇古代文言文對他們來說卻難如登天;他們能毫不費力地默寫一個生僻的英語單詞,卻經常想不出一些常用漢字的筆畫。 “上了大學以后,我們很少專門抽時間學語文,練習寫漢字就更不用提了,再加上現在大家接觸的都是電腦手機,字都是用打的,很少手寫,所以經常一提筆就忘記這字怎么寫的。”某校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大二的林同學侃侃而談,“那天有位同學問我首加走字底是什么字,我想了半天才回答出來。”但對于英語單詞,他卻能倒背如流。 “現在網絡用語的盛行對我們產生了很大影響。寫文章的時候,我經常會不自覺地將一些網絡用語融入文章中。如果語文功底不夠的話,學生其實很容易被誤導。”嘉庚學院2009級人文傳播學院廣告專業的林同學擔心,這些網絡用語都極不規范,而這又必然對傳統漢語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探因 教育體系對漢語重視不夠 大學生“重英輕漢”的現象并非憑空產生。在采訪中,大部分學生認為這是由社會需求所決定的,“用人單位只看英語四六級證書,哪有人看語文等級證書?似乎只要是中國人,語文就一定能過關。” 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學校綜合教育中,大學語文被邊緣化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素之一。此外,母語之所以每每不被重視,進而遭受冷落,與它常常被認為“不學自能”也有一定的關系。 “考研的話英語一定要過關,出國就更不用說了,找工作時就算有些企業沒有硬性要求,但自己英語好了起碼簡歷上也好看一點。”廈大2008級人文學院哲學系的郭同學表示,當前的現實是,不管將來走哪條路,都對英語有要求,再加上現在英語四六級證書以成績單的形式發放,這就讓學生的英語水平在用人單位面前更加“赤裸裸”。 為了提高英語水平,郭同學最近還專門報名了劍橋商務英語。“其實我們也都是在迎合這個社會的需求,要是現在企業都要求應聘者國語也考級考證的話,我相信同學們也會在這上面花時間。” 專家 母語應該得到繼承和發揚 廈門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李曉紅教授認為,大學生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英語學習上的現象并不是短期內形成的,也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 “現在幾乎所有的考試都要求考英語,卻沒有對語文的考級考證要求,學生學習必然有其功利性的一面,這是導致學生將大部分精力花在英語學習上最重要的客觀原因。”李曉紅教授說,整個社會都應該重視這個問題。“如果現在企業應聘、考研或出國留學都要求國語四六級考試而不是英語四六級,那我相信同學們也會在漢語的學習上下苦功夫的!” 對于目前學生對漢語的認識程度,李曉紅教授表現出一定的信心,“現在我們的國力日益強盛,大學生對國家的自信心在增強,對祖國文化了解的熱情也日益高漲,這從平時學校中文系老師開的一些選修課的受歡迎程度就可以看得出來。我相信只是現實的一些外在因素導致學生將大部分時間花在英語的學習上。” 而廈門大學中文系曾良教授表示,漢語作為我國的母語,凝聚著歷史,積淀為文化,應該得到繼承,更應該得到發揚。曾良教授認為,現在幾乎所有的考試中英語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這是國家制度的原因,這直接導致了 “重英輕漢”局面的出現,而伴隨著這種局面出現的便是學生語文素質的下降。 “現在有些理工科的學生寫論文,甚至要教他們怎樣先把句子寫通順。”與文科相比,曾良教授顯得更擔心理工科的學生,“學漢語不像學理工的一些原理和框架,花一周的時間就能弄明白,它需要長時間地慢慢積累,而理工科的學生又不可能像中文系的學生一樣進行系統的學習。此外,現在很多學校都沒有開音韻文字學和訓詁學了,我認為中文系的專業課程安排也還需要加強。” 曾良教授認為,現在的學科分得太細了,有些甚至把文史都分了家,導致學生學習面變得很狹窄。再加上目前英語政治開了這么多課,學生的總學時是固定的,這么一來,學生漢語或專業課的課程就必然被沖掉了。 |
高校招生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下一篇:河南:上技校也能拿大專文憑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學院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京大學韓國留學班2010年火熱報名 [查看簡章] |
·中國政法大學美國留學3+2本碩連讀 [查看簡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內國外雙學歷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HND3+1留學可認證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