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備考指導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0-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1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已經發布,與2010年相比,今年的大綱中常識判斷模塊有了較為明顯的變化,考察要求更清晰,重點更明確,具體如下:
(一)主要考查對應知應會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分析判斷運用能力——即主要對所涉及范圍中各科基本知識的考查;
(二)更加強調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的測查——即對整個國家、社會的大政方針、時事的考查。
(三)涵蓋范圍更為廣泛——2011年的大綱表述為“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相比去年,考查范圍又明確涉及到了文化、地理、環境三個學科的知識,法律的位置則被放到了第三位,地位可能進一步被削弱。
根據此次大綱內容,常識判斷部分的位置并沒有發生變化。結合近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的命題情況,2011年國考常識判斷的考試要求和考查能力也更加明確,所以考題的綜合性將會加強。
一、大綱對比鏈接
2010年: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識的運用能力。
2011年: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結構分析
表一、常識判斷•題型、題量分析
法律 | 時政 | 歷史 | 地理 | 文化 | 經濟 | 科技 | 醫學 | 生活常識 | 物理 | 生物 | 武器裝備 | 能源 | 共計 | |
2008年 | 25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25題 |
2009年 | 7 | 5 | 6 | 3 | 1 | 1 | 1 | 1 | 0 | 0 | 0 | 0 | 0 | 25題 |
2010年 | 5 | 5 | 1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25題 |
由表一可以得出三個結論:
(一)時政所占比重仍然很大,法律部分有所下降。
公務員是國家權力的具體行使者,政治和法律則是與公務員工作聯系最為緊密的部分。由圖一可知,法律部分在國考常識判斷中的題量明顯逐漸減少,意味著可能在盡量淡化對考生的專業性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時政和法律知識的考查可能會結合言語理解、定義判斷,甚至申論等一起考查。
(二)考查學科的涵蓋更為廣泛。
一個合格的公務員應是知識全面的人才,就是說不一定是專才,但是一定是全才。根據圖一中對最近三年命題規律的分析,2008年的常識判斷完全可以稱為法律常識。2009年和2010年兩年,則改變了原來單純考查法律知識的模式,趨向于多元化命題,更加注重對綜合素質與能力的考查。例如,2009年國考的常識判斷,除法律、時政外,還涉及到文化、經濟、歷史、地理、醫學、科技等方面的內容,而2010年的國考常識判斷,更是在2009年考查范圍的基礎上,另外覆蓋到了物理、生物、武器裝備、能源知識等方面。
(三)根據大綱可知,2011年國考常識判斷將延續前兩年的出題思路,命題更加趨向多元化,試題測查的綜合性、全面性、針對性將會提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表二、法律部分•題型、題量分析
2008年 | 2009年 | 2010題量 | |
憲法、行政法 | 15題 | 4題 | 3題 |
民法、刑法 | 9題 | 2題 | 1題 |
民訴、刑訴、法理、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商法 | 0題 | 1題 | 1題 |
共計 | 25題 | 7題 | 5題 |
國考常識判斷中,法律知識的試題所占比重往往相對較大。雖然2011年國考常識判斷對法律知識的考查比重可能有所下降,但還是有必要對此進行適當關注。
通過表二不難發現,隨著命題趨勢的變化,2009和2010年常識判斷中的法律部分不同于2008年,題目和題量可以分為三個梯隊。憲法和行政法是第一梯隊,題量最大;民法和刑法是第二梯隊,題量次之、其他部門法是第三梯隊,題量又次之。這是與公務員工作需要的緊密程度相關聯的。在對2011年常識判斷中法律部分進行備考時,要注意復習重點,以點帶面。
三、應考策略
2011年國考常識判斷的命題在延續去年趨勢的同時,有比較明顯的變化。備考時,考生需要注意以下這些方面:
戰術上:
第一,了解國情,多看時事。以時事為線,帶動相關國情的了解。在2010年國考常識判斷中,共有5道題與時事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涉及到了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我國重點工程與建設項目、改革開放等多個時事熱點。
【2010國考真題】
例題:關于新中國成立60周年取得的成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截止2008年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B。截止2008年底,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已躍居世界第一
C.2008年我國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到8.7年,相當于初中文化程度
D。我國人均期望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不足40歲上升到70多歲
【京佳解析】
答案選B。本題與政治熱點新中國成立60周年有關。這一階段,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三,還沒有超過德國和美國。
第二,深入理解掌握公共基礎知識教材,注重知識積累,能靈活運用相關原理。要對文化、歷史、地理、自然、環境、科技、生物、醫學、物理、經濟、生活常識等方面的知識積累、鞏固、運用。根據前兩年的命題特點,這些類型題的比重增加,且覆蓋范圍更為廣泛,在備考時要做到知識點基本看到、理解到、準確把握、靈活運用。
【大綱原文】
例題:盡管我們關于太陽能的研究和議論已經相當多,但今天對太陽能的利用還是非常有限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難以將陽光有效地聚焦
B。尚未開發出有效的收集和儲存太陽能的系統
C。核能仍然更為有效
D。太陽能系統尚不安全
(解答:關于太陽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系統的知識,但是仔細考察四個選項,你可以依據常識看出A、C、D三個理由都不恰當,只有B選項所說的原因更為準確,故正確答案為B。)
【京佳解讀】
此題考查能源知識。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國際背景下,太陽能作為一種可供持續利用的清潔能源,近年來在我國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開發利用。此題不僅考察了能源基礎知識,而且涉及時事熱點,綜合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和對時政熱點的關注。備考時,需注意對此類型材料作重點理解和把握。
【2010國考真題】
例題:下列有關能源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目前核電站對核能的利用方式分為核聚變和核裂變兩種
B。氫氣是一種可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能源
C。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光化學轉換
D。可燃冰是一種稀缺的能源資源
【京佳解析】
答案選B。A項核能的利用方式分為核聚變和核裂變兩種,但是到目前為止,達到工業應用規模的核能只有核裂變能,而核聚變能只實現了軍用,即制造氫彈,通過有控制地緩慢地釋放核聚變能達到大規模地和平利用,叫做“受控核聚變”或“受控熱核反應”,目前尚未實現工業化應用。因此,目前我們接觸到的“核能”概念是指已經工業化的“核裂變”;C項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有兩種:一種是光——熱——電,另一種是光——電直接轉換的方式;D項可燃冰是一種蘊藏量巨大的能源資源。
第三,集中適當的精力備考法律知識。常識判斷部分在2010年大綱兩道例題的基礎上刪除了關于法律的題目,說明法律知識在國考中的考查比例可能會進一步下降,地位可能會進一步被削弱。2011年國考常識判斷中法律知識備考時,考生無需花費大量時間熟記大量法律條款,但要對一些基礎性的法律知識,例如一些法律部門和一些簡單的職能有所了解,重點復習憲法、行政法、民法,另外要了解一些國家最近出臺或修改的相關法律。考生可以結合時政進行針對性的復習,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2010國考真題】
例:根據《食品安全法》,下列說法正確的:( )
A。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實施監督的部門分別為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B。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進行抽樣檢驗,不需購買樣品
C。名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由食品生產經營者和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
D。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食品實施免檢
【京佳解析】
答案選C。《食品安全法》這部新法法受到了重點關注。根據該法第五十五條 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A項缺少一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B錯誤,需要購買樣品進行抽檢;D錯誤,免檢需要各部門共同決定,并已于2008年底取消了免檢制度。
戰略上:
從內容來看,常識判斷包含的學科較多,在復習的總體安排上,首先要對題量較多的部分先看,之后復習其他部分。可按法律、政治、文學、經濟、歷史、自然、地理、人文、科技、能源、生物、生活常識等順序來。建議考生根據自己所學專業進行調整。專業可放后看,給更多的時間放在專業以外其他的主要內容上,最后可進行交叉復習鞏固,提高效率。
從時間分配看,第一階段:廣泛積累知識。常識需要的是平時的積累和試題訓練。要廣泛涉獵一些科普書籍和輔導教材,以及一些科普網站。第二階段:真題訓練。一方面把握做題的時間和感覺。另一方面,掌握考察重點、難度。鑒往可以知未來,通過做真題重新審視復習效果。第三階段:重新翻閱復習資料、溫故知新。認真把握做真題過程中涉及的主要知識點和難點。
京佳公考專家建議,針對此次大綱要求,考生在平日復習之余,要對一些熱點問題多加關注,并且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和國外事件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物。復習完各個部分的內容之后,進行總體回顧。零碎的時間可以翻閱一些天文、地理、環境、人文、科技知識,以拓寬視野,加深知識的記憶。
總結
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部分的試題,考試的難度和綜合性在上升,考查能力更全面。考生在備考時,需要突出重點,全面把握。復習過程中應當結合歷年真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在復習與練習中總結解題方法和技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京佳教育祝廣大考生考試順利!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