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答案】C 【考點】本題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考查。 【解析】不可知論認為世界是不可知的,即思維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顯然,唯心主義、經驗主義和二元論都有承認世界的可知性的例子,故A、B、D三項都排除。 【拓展】做此題關鍵要仔細理解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是劃分哲學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和依據。 12.【答案】D 【考點】本題考查唯心主義產生的認識論根源。 【解析】唯心主義產生的認識論根源就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分離。其他三項都只是該根源的一個側面或一個結果,或與唯心主義產生談不上根源上的關系。 【拓展】做此題的關鍵是要深刻把握唯心主義的本質。 二、選擇題Ⅱ 13.【答案】ABCD 【考點】本題是對主觀唯心主義觀點的確認。 【解析】主觀唯心主義主張主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本題中"感覺"、"感知"、"思"、"意志"都是屬于人的主觀精神的范疇。 【拓展】要抓住主觀唯心主義的根本特點,即"主觀"二字,而不是其作為唯心主義的一般特征。 14.【答案】ABCD 【考點】本題是對客觀唯心主義觀點的確認。 【解析】本題四個選項的"理"、"絕對觀念"、"實理"、"上帝意志"都屬于客觀精神的范疇。 【拓展】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都認為精神性的東西是世界本原,其區別是前者認為人自身擁有的主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而后者則認為人之外的精神性本原是第一性的。 15.【答案】ABCD 【考點】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國傳統哲學對哲學基本問題的探討的理解。 【解析】天與人、氣與理、形與神、物與心是在物質與精神層面上的關系,它們都是具有哲學基本問題性質的問題。 16.【答案】ABCD 【考點】本題考查當今高科技時代存在唯心主義的原因。 【解析】A項是階級根源;B項是生產力根源:再發達的科技,也不能夠解決世界全部之謎,對世界無知就會產生"唯心"的看法;D項:唯心主義本身就是由于過分強調了主觀方面的結果。 17.【答案】ABCD 【考點】本題考查歷史唯物主義產生的偉大意義。 【解析】四個選項完整地揭示了唯物史觀發現的偉大意義,故全選。 三、分析題 18.【答案要點】 (1)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作為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不是劃分唯物論和唯心論的標準。〔4分〕 (2)堅持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堅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義和某些唯心主義者都承認的觀點。 (3分)只有不可知論才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2分〕 19.【答案要點】 (1)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思維和存在誰是第一性、亦即誰是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劃分了哲學的兩大陣營,凡是主張思維、精神、意識是第一性 (2)理論意義:第一,第一方面的內容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理論上識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沒有不屬于唯物主義又不屬于唯心主義的哲學派別,這就為我們堅持唯物主義、批判唯心主義提供了理論武器。第二,第二方面為我們能夠正確反映、認識存在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也為批判不可知論提供了理論武器。〔3分〕 (3)實踐意義,哲學的基本問題也是一切實際工作的基本問題。首先,實際工作的出發點問題:要從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出發制定政策、解決問題。其次,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堅持可知論。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是正確地改造客觀世界的前提,只有在實踐中堅持可知論,才能更有效、更成功地改造客觀世界。再聯系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分析一下。〔3分〕 (4)以上分析表明,在實踐中,在一切實際工作中,要隨時注意正確處理思維與存在、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問題,堅持唯物論和可知論,反對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1分〕
|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

報考直通車 |
| ·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 ·【訪談實錄】2011考研政治真題點評 |
| ·2011年考研政治科目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
| ·考研教育網:2011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解析 |
| ·文都徐之明版2011年考研政治試題參考答案 |
| ·文都版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 ·2011年考研政治押題預測:法律基礎部分知識框 |
| ·2011年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原理概論押題預測 |
| ·2011年考研政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押題預測 |
| ·2011年考研政治毛澤東思想概論押題預測 |
| ·2011年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押題預 |
| ·2011年考研政治分析題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