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單元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本單元(包括第1、2章的內容)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是較為重要的一部分。這一單元的主要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從往年考試情況上看,這一部分主要側重選擇題的考查。 ○復習時間:建議2天左右。 ○2011年命題預測: 選擇題: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和科學體系;毛澤東思想的代表著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發展的時代背景、理論基礎和社會歷史條件;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歷史地位,指導意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歷史條件、主要內容、歷史地位和主要意義;科學發展觀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內涵、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黨的思想路線的確立、發展、基本內容。 分析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典型示例 【例1】(2010年第21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證明,要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必須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中國化的原因在于() A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 B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需要馬克思主義指導 D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提供了現實發展模式 【答案】ABC 【解題思路】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中國化的原因,首先在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國的馬克思主義者的任務就是結合各個國家不同時期的具體實際,將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加以具體化,故A項正確。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具有相融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于中華民族優秀的思想文化之中,實現馬克思主義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并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現出來。因此B項正確。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中國化的原因還在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需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在中國這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里進行革命,不能機械套用馬克思主義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國經驗。同樣,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也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做教條,必須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和時代條件,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因此C項正確。馬克思主義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但不能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提供現成發展模式,因此D項錯誤。 【考點鏈接】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因為它始終反映時代的要求和代表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這是它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基本依據。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在哲學上講是由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品格決定的。理論指導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色。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人的思想認識也要發展變化,馬克思主義總是要面向實際,根據變化了的實際發展理論。這是它與時俱進的根本保證。無產階級實踐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根本動力,是馬克思主義獲得新的內容、新的生命力的源泉。這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現實依據。 【例2】(2009年第8題)1925年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指出,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是() A沒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沒有擴大民主主義宣傳 C沒有到群眾中做實際的調查 D沒有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 【答案】D 【解題思路】1925年,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ABC選項不符合題意,應予以排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D項。 【考點鏈接】1925年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分析了中國資產階級的特殊狀況,科學地劃分為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指出其各自的態度,分析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指出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揭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毛澤東比較準確地分析了中國社會各階級、階層的經濟地位和政治態度,基本分清了革命斗爭中的敵友問題。對工人階級的特點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提出無產階級應當擔負中國民主革命的領導責任,農民是主力軍,提出工農聯盟的思想。對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性和妥協性的特點作了初步分析,開始提出了對資產階級既聯合又斗爭的策略方針。 【例3】(2009年第9題)延安時期,毛澤東寫下了著名的《矛盾論》、《實踐論》,主要是為了克服黨內嚴重的() A經驗主義 B冒險主義 C機會主義 D教條主義 【答案】D 【解題思路】在1931年至1934年期間,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曾使中國革命受到極大的損失。《矛盾論》和《實踐論》就是針對教條主義而寫的。它們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兩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澤東哲學思想形成的主要標志,給黨的思想路線奠定了正確的哲學基礎。《實踐論》闡述了以實踐為基礎的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揭露教條主義輕視實踐的錯誤。《矛盾論》闡述了對立統一規律為核心的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揭露了教條主義不懂唯物辯證法的錯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D項。 【考點鏈接】教條主義者片面夸大書本知識的作用,輕視感性經驗,輕視實踐,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而忽視矛盾的特殊性,把馬克思主義當做一般性結論,當做將死的教條到處生搬硬套。經驗主義者片面夸大感性經驗的作用,輕視科學理論的一般指導作用,把局部經驗當做普遍真理,處理一切問題都超不出自己狹隘經驗的眼光。機會主義是指工人階級或無產階級政黨內部出現的違背馬克思主義根本原則的思潮、路線。它是資產階級或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反映。機會主義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右傾機會主義,表現為思想落后于實際,不能隨著變化了的情況前進,企圖開倒車;另一種是“左”傾機會主義,表現為思想超越客 【例4】(2009年第11題)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 A把發展作為第一要義 B以人為本 C統籌兼顧 D全面協調發展 【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容和規定,A項已指出發展是第一要義,B項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D項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但表述不準確。 【考點鏈接】不管是教科書還是黨的十七大都反復強調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例5】(2009年第13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是() A理論聯系實際 B解放思想 C實事求是 D與時俱進 【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屬于記憶型試題,不管是毛澤東思想,還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其精髓都是實事求是,選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 【考點鏈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實事求是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精髓,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和實質。黨的思想路線也可以成為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強調解放思想是鄧小平對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發展(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強調與時俱進是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黨的思想路線的發展(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例6】(2008年第15題)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國新時期最顯著的成績是() A改革開放 B快速發展 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給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 【答案】B 【解題思路】此題是作為“形勢與政策”的內容考查的。 【考點鏈接】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我們黨實施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帶領人民艱苦奮斗,推動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我國經濟從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兩千多萬,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例7】(2008年第25題)在中國******的歷史上,對毛澤東思想做出系統概括和闡述的黨的文獻有() A《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B劉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 C鄧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 D《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答案】BD 【解題思路】選項A《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1945年****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決議雖然指出:中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毛澤東同志關于中國革命的理論和實踐便是此種結合的代表”,但決議沒有正式使用毛澤東思想這個概念,決議的內容主要是在延安整風的基礎上清算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三個歷史時期黨內“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的錯誤,并做出結論。因此A是干擾項。選項C“鄧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主要闡述八大以來由于黨的情況的變化,黨章需要作的修改。報告中沒有提到毛澤東思想的概念,并對其做出概括和闡述。所以C項也是干擾項。正確答案是BD。 【考點鏈接】在中國******的歷史上,對毛澤東思想的定義和內涵有兩次概括:第一次集中體現在1945年****七大通過的黨章和劉少奇作的《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劉少奇在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深刻地論述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次對毛澤東思想作了概括和闡述。第二次集中體現在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1982年****十二大通過的黨章中。《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和科學內涵作了新的概括和闡述。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集體智慧的結晶。 【例8】(2008年第28題)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 A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B以人為本 C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D統籌兼顧 【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科學發展觀的內涵。考生要熟記。 【考點鏈接】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統籌兼顧。 【例9】(2008年第29題)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不斷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是() A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B什么是現代化、怎樣建設現代化 C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D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 【答案】ACD 【解題思路】選項B“什么是現代化、怎樣建設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的有志之士一直探索的問題,故排除。 【考點鏈接】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人不斷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為主要代表的中國******人,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以來,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關系到中國未來前途和命運的重大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并豐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例10】(2008年第32題)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B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D改革開放的戰略方針 【答案】A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對十七大報告內容的掌握。本是在2008年是作為“形勢與政策”的考題出現的。 【考點鏈接】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下一篇:2011年考研《政治》基礎過關模擬試題及答案 |
|
|
報考直通車 |
·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訪談實錄】2011考研政治真題點評 |
·2011年考研政治科目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
·考研教育網:2011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解析 |
·文都徐之明版2011年考研政治試題參考答案 |
·文都版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2011年考研政治押題預測:法律基礎部分知識框 |
·2011年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原理概論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毛澤東思想概論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押題預 |
·2011年考研政治分析題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