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概述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8-0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0年上半年的北京公務員考試在經過面試、筆試等一系列流程后,各個崗位逐漸塵埃落定,有志于成為北京公務員的考生已開始著手下半年的備考。北京公務員考試同國考與大部分省考一樣,分為行測與申論兩個科目,行測又分為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資料分析五個模塊,備考時需統籌安排整體把握。
一、題型題量
北京公務員考試近年來一直保持穩定,歷年行測均為135題,具體情況如下:
| 題型 | 數量關系 | 判斷推理 | 常識判斷 | 言語理解 | 資料分析 |
| 題量 | 25 | 30 | 30 | 30 | 20 |
表1 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型題量分配

(1)數量關系
| 題型 | 數字推理 | 數學運算 | |
| 數列 | 九宮格 | ||
| 題量 | 5 | 5 | 15 |
表2 數量關系題型題量分配
(2)判斷推理
| 題型 | 圖形推理 | 推理演繹 | 事件排序 | 定義判斷 |
| 題量 | 5 | 10 | 5 | 10 |
表3 判斷推理題型題量分配
(3)常識判斷
| 題型 | 單選題 | 多選題 |
| 題量 | 20 | 10 |
表4 常識推理題型題量分配
(4)言語理解
北京行測中的言語理解為6段篇章閱讀,共30小題。
(5)資料分析
| 題型 | 圖表型 | 文字型 | 綜合型 |
| 題量 | 10 | 5 | 5 |
表5 資料分析題型題量分配
二、備考策略
從歷年真題的分析可看出,北京的行測考試范圍與國考大體相同,均為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五個模塊,而模塊內部考查的知識點有其自身的特點,考生在對各模塊進行全面備考時,也應對特殊題型給予足夠的重視。
(1)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模塊中除數字推理以外,還有數學運算,題目有難有易,總體來看是整套試卷中較難的部分,考生需要關注的是速度與準確率。做好這一模塊的備考,應掌握方法,勤于練習。此外,在數字推理題中有九宮格的題型,是京考區別于國考的一點。考生在備考時可從真題入手,掌握不同題型的規律及其對應的運算技巧,確保考試時能在參考時限內準確作答。
(2)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從不同角度考查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包括圖形推理、推理演繹、時間排序和定義判斷四種題型。需指出的是,事件排序題是北京特有的題型,考生要注意此處與國考及其他地方省考的區別,針對不同題型進行系統的復習。
(3)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考查的題型有單選題和多選題兩種,多選題是在近年國考中不曾出現的,難度較大。考生在備考時對于復習到的內容應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以提高答題準確率。常識判斷的內容涵蓋蓋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內容,取材廣泛,這一點與國考相同。從歷年北京的試題中可看出,法律和政治是考查的重點,其中與時事相關的內容不容忽視。
(4)言語理解
除選詞填空外,言語理解還有語句理解、主旨概括、意圖推斷、細節判斷等考查形式,但都出現在篇章閱讀這種題型中。考生應以真題為準多加練習,掌握答題技巧,同時也要注重培養語感,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5)資料分析
對于資料分析的備考,首先應了解資料中常用的統計學術語,學會如何閱讀題干、選項以及如何計算。閱讀題干時常采用結構閱讀法;閱讀選項時需小心其中的陷阱;計算時可能應用到各種方法,但以估算為主。考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礎上仍需大量練習,培養對于數字的敏感度和估算能力,同時熟悉題目的內容和形式,以便在考場上從容應對。
根據模塊進行詳細的復習之后,考生還可系統地做一些模擬題,以便熟悉考試形式,整體把握時間,而后根據自身情況查漏補缺。此外在考場上應保持沉穩的心態,合理安排答題時間,打有準備之仗,必能馬到功成。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