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高分備考指津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6-1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政策
報名時間:6月18日—27日;
報名方式:網上報名,考生可直接登錄山西省人事考試中心網站報名
筆試時間: 9月份(考慮到山西省中小學校舍加固,受考場設置等因素影響,故推遲筆試考試)
招考人數:今年共招錄1464人,比去年增加29%,共涉及 10個市、39個縣(市、區)和22個省直部門與系統。其中縣 (市、區)及其以下機關招錄962人,占招錄總數的66%。今年將繼續拿出鄉鎮招錄計劃的70%,共計66人,專門用于招錄“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服務西部計劃” (含服務晉西北計劃)等服務基層的四個項目人員。上述四個項目人員報考縣 (市、區)及其以上機關的,在筆試總成績基礎上,繼續給予加5分的政策優惠。此外,錄用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比例有所提高。其中,省直機關招錄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將達到74%。
面試情況:筆試結束后,將根據筆試成績的總體狀況和各職位筆試成績分布情況劃定最低合格線。個別職位調劑后,最低合格線人數仍然不足3∶1、難以形成面試競爭的,要求考生的面試成績必須達到或超過本考場的平均分數,否則不予錄用。對考試作弊、提供虛假信息等情況的考生,將給予取消考試資格或5年內不得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處理。
二、命題趨勢分析
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戰不殆,了解政策以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科學的去準備考試。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山西省公務員歷年的考試情況。
A. 行測難度趨勢分析
山西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素來中規中矩,題型上基本沒有新的突破,在難度上也遵從中等適度的原則。這樣出題帶來的優點就是題型全面、固定,比較能夠公平的測察出考生的真實水平,但做了充分復習的考生顯然也占了很多便宜。題型上完全仿照國考,難度較國考低,題量比國考略少,局部題型也參照了近兩年來各地新的變化,引入了少量較成熟的新的題型樣式。
例:(常識判斷)下列四句詩句中描寫重陽節的是( )。
A.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B.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C.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009年山西省公務員考試第7題〗
【解析】C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此句是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是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描寫元宵夜情侶們相會的詞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出自杜牧的絕句《清明》,意思是清明的時候,又下起了紛紛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心里更加增添了一分愁苦,簡直失魂落魄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出自唐朝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前句是寫景: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后句觸景生情:詩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時此刻他也和我望著同一輪明月。此句并沒有寫明是什么節日。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例:(言語理解)這一系列因素最終可能引發全局性的金融風險,更重大的代價是在未來數十年中,國家的信用等級在國際社會中將大大下降,這方面有墨西哥的( )為證。
A. 他山之石 B. 前車之鑒 C. 嚢中珍燦 D. 重蹈覆轍
―――〖2009年山西省公務員考試第45題〗
【解析】B 原文想表達的是“代價”,A、C明顯不正確。墨西哥的例子在前,D邏輯順序不對。選詞填空題主要考察成語的使用和實詞的辨析。
例:(判斷推理)健談對于( ) 相當于 ( )對于開支
A. 沉默 收入 B. 誹謗 謊言 C. 說話 奢侈 D. 性格 透支
―――〖2009年山西省公務員考試第75題〗
【解析】A 明顯詞意相對的兩個詞。09年的十道類比推理既有兩維類比推理,也有三維類比推理,同時也有形如上例的交叉類比推理。類比推理不僅僅考察大家的邏輯,同時一定程度也考察了大家的常識水平。一般來說,我們只需要造出適當的句子,題目就可以迅速的迎刃而解,但可能會有“疑似選項”需要我們進行“二次辨析”,這就需要我們細細辨別其中微小但又實質的差別了。
例:(數量關系)12,14,19,29,46,( )
A. 62 B. 68 C. 72 D. 76
―――〖2009年山西省公務員考試第86題〗
【解析】C 二級差數列,做一次差得到數列2,5,10,17,在做一次得到3,5,7,(9),所以()=46+9+17=72。
例:(資料分析)根據下列文字資料回答問題。
2009年以來,在災后恢復重建和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四川交通運輸業投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1-4月,全省交通運輸業投資255.74億元,同比增長131.3%,增速較同期全社會投資快52.4個百分點,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
進入2009年后,全省交通運輸業投資就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月完成投資73.25億,同比增長87.54%;一季度完成投資169.2億元,增長130.93%;到4月投資達255.74億元,同比增長131.3%,較2008年全年高出78.1個百分點。隨著總量的提升和增長速度的不斷加快,全省交通運輸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也不斷上升,1-4月份占全社會投資比重達到8%,創造了新高。
121.2008年1-4月,四川省交通運輸業投資額為:
A. 110.57億元 B. 128.5億元 C. 133.68億元 D. 169.2億元
―――〖2009年山西省公務員考試第121題〗
【解析】A 注意“時間表述”,255.74÷(1+131.3%)=110.57(億元)
【評述】09年資料分析包括柱狀圖一篇、文字材料兩篇、表格材料一篇,其中柱狀圖材料當中包括部分文字描述。題型幾乎全部都是“計算題”,難度包括易、中、難三類,整體難度適中,不過需要考生審題仔細,否則也容易出錯。另外,對于速算技巧沒有好好把握的考生在計算上會吃大虧,有規定時間內算完題目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B. 申論真題回顧
2009年山西省公務員考試申論命題方向為著重在于解決發展難題,命題素材是我們在報紙新聞上常見的結構調整類的資料,命題方向可能還是在產業結構調整。試題在組織上沒有過多創新,基本延續常規的命題思路,題型也沒有新變化,難度較歷年山西省公務員考試稍有提升。
試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材料組織:
材料1:環境狀況有所改善,人民群眾滿意度上升,悲觀預期的程度已有降低,但是知行不一。水、大氣以及垃圾污染的治理情況在好轉,但是農業污染、工業污染、垃圾污染全方位向農村滲透,農村生態系統的破壞反過來又將對城市生態引發更大的危害,引發環境問題的惡性循環。
材料2: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企業應該為環境污染承擔最主要的責任。原因在于沒有兼顧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面對環境維權,各類傳媒成為求助的首要對象。但公眾的環保權利已逐漸覺醒,伴隨著各項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以及更多環境問題的曝光,將有更多的人選擇環保維權之路。今后,普通公眾對公共品屬性的環保事業的參與度更高、更持久,也更專業。
材料3: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環保措施,涵蓋法律、法規、經濟等各領域。政府在法律建設以及環保實踐效果方面獲得更多的認同。環境保護投資大幅增長,公眾對中國環境問題的悲觀預期正逐漸降低。
……
二、申論要求與參考答案
(一)在認真閱讀背景材料的基礎上,概括該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內容。(20分)
要求:1.條目清晰,內容全面;2.要點概括準確、簡明;3.字數不超過200字。
(二)針對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就如何加強環境保護,提出自己的對策建議。(30分)
要求:1.對策建議條目清晰,有條理;2.對策建議具體,有較強的針對性、可操作性;
3.文面整潔,字數在600字以內。
(三)針對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1.參考給定背景資料,自選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字數在800—1000字。
參考答案:
(一)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環保措施,環境狀況有所改善,群眾滿意上升,悲觀預期降低,但是知行不一。水、大氣情況在好轉,但更多污染向農村滲透,引發惡性循環。由于沒有兼顧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企業應該為環境污染承擔最主要的責任。更多的公眾選擇環保維權之路。循環經濟是構建兩型社會會的一個重要舉措。環保部通過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兩高一資”項目卷土重來。
(二)1. 強化政府責任意識和公眾環保意識
防止地方政府和企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通過提高各地方政府領導、企業管理者和群眾的素質,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提高普通民眾環保意識和參與度,鼓勵民眾通過媒體和法律渠道維權;不斷健全各項法律法規,鼓勵普通公眾選擇環保維權之路。使公眾對環保事業的參與度更高、更持久,也更專業。
2. 鼓勵發展循環經濟
通過建立從“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和從“生產—消費—再循環”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以最小的資源消耗、最少的廢物排放和最小的環境代價來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3. 通過政府資金投入的投向引導產業結構調整
環境與經濟已高度融合。必須將環境作為基礎性生產要素對待,使環境保護的投資與經濟建設投資相互融合,既要使環保投資有利于優化經濟發展,又要使經濟建設投資有利于促進保護環境,從而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4. 加強對建設項目環境的影響評價
(1)嚴格前期審批的執行力度,不經審批不許上馬。從而調整鋼鐵行業產業結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遏制無序建設,轉變發展模式,加大建設項目環境違法行為整治力度。
(2)嚴查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復建設、“兩高一資”項目,防止地方頭腦發熱,上項目時可能會對污染的項目有“麻痹”。或者是在應該上的項目中,弱化了對環保設施的投入。
5. 加強排污監督稽查
杜絕企業違法排污。防止一些企業受經濟利益驅動放松內部環境管理,減少污染治理投入,甚至偷排偷放,轉嫁污染治理成本。環境監管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三)關鍵點:1. 產業結構調整;2. 構建兩型社會;3. 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近幾年山西省申論取材來源于生活中常見的素材,材料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題目雖簡,但要拿到高分卻并不容易,希望廣大考生在備考時多關注時事熱點,關注涉及改革、發展方面的素材,只有掌握一定量的素材在考場上遇到諸如此類的題目時才不會慌亂。這里提前預祝廣大考生備考順利,夢想成真!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