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選拔城建系統領導干部考試范文八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5-0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加快進程,努力健全社會救助體系
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公民生存的最基本保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作為今年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抓出成效。要努力建立以社會保險為基礎,以生活、醫療和就學救助為重點,以財政投入為主、社會捐助為輔,管理規范化、服務社會化、救助網絡化、保障法制化、標準科學化、城鄉一體化的社會救助體系,為弱勢群體構建一張安全網。今年,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規范管理,全面落實生活救助。對城市低保,要進一步完善動態管理、合理進出機制,做到“應保盡保、應退即退、分類施保”。對農村特困對象,要摸清底數、建檔建卡,科學測算、合理定標,多方籌措、確保資金,規范管理、救濟到人。切實兌現省政府提出的籌措6000萬元資金,將農村特困人口救助人數由上年30萬人增加到今年50萬人的莊嚴承諾。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認真調查研究,科學確定救助對象和標準。要全面推進 “福星工程” 實施工作,具備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農村低保試點。對農村“五保”對象,對愿意集中供養的“五保戶”(約16萬人)全部納入福利院集中供養,這是“福星工程”三年目標的重要內容,對自愿分散供養的“五保戶”(約5萬人),要按每人每年800元的標準落實供養待遇。并要不斷完善供養政策和措施,加強規范管理,增強集中供養能力,豐富供養生活,提高供養水平。下半年,省政府將對“福星工程”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并召開總結表彰大會。要規范和發展社會捐助,大力普及完善社會捐助接受站、點,形成捐助接收服務網絡。積極推廣“慈善超市”、“愛心超市”、“扶貧超市”、“愛心捐助家園”等捐助新模式和對口支援活動,特別是“慈善超市”、“愛心超市”反響良好,為捐助規范化、制度化、社會化開辟了一塊新的陣地。深化“湖北慈善公益之星”評比表彰活動,調動發掘社會各界參與社會捐助等慈善活動的積極性。
二是積極探索,大力開展醫療、就學救助。今年要在各大、中城市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單位率先建立醫療救助制度,切實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看病難問題,防止貧病惡性循環。省政府已作出承諾,今年籌措1億元資金,對城鎮“低保”對象、農村特困戶、五保戶、特困優撫對象中患重大疾病的人員實施醫療救助。民政部門要加緊調查研究,科學測算,嚴格論證,制定切實可行的救助方案,確定具體的救助對象、程序、標準,切實把好事辦好。要精心組織,有序實施“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確保手術安全、萬無一失。要切實落實國家和我省各項教育就學救助政策,加大“兩免一補”力度,確保貧困中小學生不因貧失學和大學生助學貸款及時到位,確保貧困九年義務制中小學生和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三是健全機制,不斷提高應急處理能力。要健全災情信息監測、會商、評估制度,及時反映、準確掌握和科學評估災情。要健全各級救災資金投入機制,完善各級緊急救援預案,加強救災物資儲備、裝備、救援隊伍和指揮系統建設,健全部門應急處理聯動機制,提高災害緊急救援能力和減災救災綜合協調能力,切實安排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和災后重建工作。要關注社情民意,了解群眾的訴求愿望,有效防范、穩妥處置各類涉貧、涉軍的突發性和群體性事件,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