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談到高考進入倒計時30天,考生如何做好語文學科復習沖刺時,蕪湖市一中語文高級教師、安徽省特級教師許紀友認為必須把握以下幾點:
一、研透《考試說明》,做精“題型示例”。許紀友說,語文《考試說明》是指導高考語文復習和命題的綱領性文件。認真解讀語文《考試說明》要義,做精“題型示例”,是每位考生在考前復習模考階段必做的功課。特別是今年新增加的“題型示例”,更要爛熟于心,因為它透露出今年高考試題有可能涉及到的新題型。例如,語文的字音、字形題,安徽省《考試說明》提供了去年北京市試題中將兩個考點綜合考查的題目;成語運用題,提供了去年湖北、四川分別將現代漢語實詞和虛詞同成語組合的考查方式等。這些都是考生在復習模考時應該關注的新題型。做精“題型示例”的目的是通過做精高考真題,幫助考生了解命題人是如何命題的,掌握命題人的思路和角度。許紀友特別強調,考生要從提供的試題標準答案中去反推和尋找答題的方法和表述方式。
二、整理考點內容,夯實知識能力。語文考點知識覆蓋面廣,既有識記性知識點的記憶,又有理解性能力點的訓練。對字音、字形、名句名篇的識記,越到考前階段,考生越要花費時間去做,直到這些知識點形成網絡,并爛熟于心。成語運用、病句辨析、古詩鑒賞、小說和散文閱讀、作文,則要多積累、多思考,找方法、找規律,這樣才能舉一反三。在整理考點內容時,要按照高考知識點順序,從已做過的綜合試題中理出易錯點和重難點,敢于舍棄,抓大放小,突出重點,切忌主次不分,越理越亂。
三、查找知識缺漏,做到有的放矢。經過近一年的復習模考,考生對語文學科知識的全貌已了然于心。哪一塊是自己的強項,哪一塊是自己的弱項,已比較清楚。此時,考生要有的放矢地專攻弱項,盡力去補弱項。例如,小說散文閱讀題表述準確率差的考生,就可以找典型的高考真題去訓練,從中尋找適合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一定會有收獲。
四、精做模擬試題,回歸規范基礎。最后階段的復習,考生可以根據今年《考試說明》的要求,在每套語文模擬試卷上,尋找有價值并貼近今年高考試題走向的題目去做,這樣會事半功倍。同時,一定要在規范答題上下功夫,了解高考試題每題的賦分規律,答案要點為什么按照這樣的順序排列的規律以及表述的方式。許紀友還特別強調,在最后階段,千萬不要做難題、偏題、怪題,以免誤入平時練習思維與高考解題思維不合拍的歧途,因為高考試題以基礎題主,難題所占比例很小,更不能埋頭做題,只顧數量,不顧質量,越做越糊涂,越做越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