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考考場“喇叭傳答案”事件嫌犯落網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4-1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今年以來,四平研究生考試試題被竊案、通化‘喇叭門’事件,暴露出我省考試舞弊問題的突出。公平正義很難得到體現,社會各界反響強烈。”昨天,在省政府組織召開的全省嚴厲打擊銷售使用考試舞弊器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上,省公安廳副廳長劉培柱說。
近期全省考試舞弊問題突出
這次會議是省政府組織召開的,除了省公安廳和省教育廳之外,省監察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公務員局主管領導也參會并發言。
劉培柱說: “近一段時期以來,全省考試舞弊問題突出,特別是出現了以盜賣考試試題、協同考試作弊為盈利手段的犯罪團伙,形成了對考試秩序的巨大威脅。”
考試舞弊呈現出三個特點
劉培柱說,目前此類違法犯罪活動表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面廣、量大,影響極壞。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全省有十多個團伙在網上兜售考試舞弊器材。去年我省查獲了19起考試舞弊案件,抓獲嫌疑人60人,收繳各種電子設備1300余件。
二是形式多樣,逃避打擊。利用高科技作弊的手段越來越高,眼鏡式、耳機式、紐扣式等作弊器材種類繁多。在銷售方式上采取網上訂購、給手機發布信息、到學校給學生發放卡片等,打擊難度加大。
三是社會危害嚴重,群眾反映強烈。今年年初,全國研究生考試中發生的四平考研試題被盜以及通化“喇叭門”事件非常典型,社會各界要求高考公平公正的呼聲越來越高。
為此,省政府組織開展此次行動,省公安廳成立領導小組。
通化“喇叭門”當事人均落網
省政府副秘書長張大松在總結發言時提到了通化“喇叭門”事件。
他說,這次事件屬于場外非法人員試圖通過調頻設備與場內取得聯系,播報答案,因為場地現場有信號干擾,只在調頻調到了校園廣播收到了信號,當時校園廣播室因為之前播放考場紀律而未關。當有人播報答案時,信號并不好,很模糊,只持續了兩三分鐘,能聽清楚的只有8秒~10秒,沒有造成嚴重后果。
事發后,通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現在案件基本告破。傳題的、播音的、發射的以及場內接收的人員均已落網。
“能不能有效地遏制和打擊銷售使用考試作弊器材違法犯罪活動,是檢驗黨和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標志。”張大松說,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這場專項斗爭。(記者畢繼紅)
通化“喇叭傳答案”事件
3月27日上午,在吉林省公務員考試通化市第九中學考場,當考試進行到約三分之二時,學校里的大喇叭突然響起,數人均表示一個女生不斷地念一些數字和題號,并證實為正確答案。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