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政能力必備常識:古代史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3-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高頻考點1】中華文明的起源
一。原始居民
1.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因發現于云南境內而得名,迄今為止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2.北京距今約70萬年-20萬年,發現于北京周口店,已經會使用天然火。
3.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發現于北京周口店,已經會使用人工火。
二。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1.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約七千年,已經使用磨制石器,種植水稻,證實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約五六千年,主要糧食作物是粟,證實我國是世界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三。華夏之祖
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黃帝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典型例題】
1.聯合國動物學家想實地考察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遺址,他們該去的省市是()
A。北京市
B。云南省
C。陜西省
D。浙江省
答案:B。
解析: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元謀人,他們生活在今天的云南省元謀縣境內,距今約170萬年。
2.考古發掘的遺址和實物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能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遺址是()
A。半坡遺址
B。河姆渡遺址
C。周口店遺址
D。大汶口遺址
答案:B。
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約七千年,已經使用磨制石器,種植水稻,證實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3.“教民農耕,遍嘗百草”,被尊奉為華夏族祖先,其陵寢位于湖南省的是()
A。黃帝
B。炎帝
C。堯
D。禹
答案:B。
解析:后兩個選項不符合華夏族祖先的要求。黃帝的陵寢位于我國陜西省。
4.孫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寫到“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孫中山贊揚的是()
A。黃帝
B。炎帝
C。堯
D。女媧
答案:A,
解析:中華上下五千年開始于炎黃帝,根據題干可以判定是黃帝。
【高頻考點2】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一。夏、商、西周的興衰
1.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約公元前2070年,由夏建立。夏朝是我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因為夏朝的建立說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奴隸社會的國家之一。
2.約公元前1600,夏桀無道被湯所滅,由湯建立商朝。盤庚遷殷后,商朝疆域不斷擴大,商朝也被稱為殷朝。最后一個國王紂殘暴荒淫無度,是我國歷史上又名的暴君。
3.西周于公元前1046年由武王建立,定都鎬。西周開始實行分封制。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二。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1.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
2.春秋五霸:齊桓公(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3.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典型例題】
1.史料記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并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反映的是()
A。堯舜禹禪讓制
B。西周分封制
C。啟建立的世襲制
D。秦推行的郡縣制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可知,周分封七十一國,以鞏固西周的統治,這就是分封制。
2.“問鼎中原”的典故出自()
A。秦穆公
B。齊桓公
C。楚莊王
D。晉文公
答案:C。
解析:戰國時期楚莊王取得中原霸主地位后,向周臣詢問九鼎的成色質地,表示有毒霸中原取而代之的野心,后比奪取天下。
3.“朝秦暮楚”這一成語反映了下列哪一時期()
A。西周
B。春秋
C。戰國
D。秦朝
答案:C。
解析: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對立,戰爭頻繁,有的諸侯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時而依附秦,時而攀附楚,后比喻人反復無常。
4.“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從歷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大運河
C。六輔渠
D。白渠
答案:A。
解析:略
【高頻考點3】秦漢、魏晉南北朝
一。秦統一六國
1.從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定都咸陽。秦王朝是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秦鞏固統治的措施:建立專治統治,地方實行郡縣制;統一貨幣(將圓形方孔的“半兩”銅幣作為通用貨幣)、文字(小篆作為全國的規范字)和度量衡;加強思想控制,“焚書坑儒”;修筑了西起臨兆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防御工程)。
二。漢武帝的大統一
1.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推行推恩令(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 百家,獨尊儒術”,加強思想控制,經濟上統一鑄造五株錢;文化上在長安興辦太學(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
2.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統管西域事務。從此,現今的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三國鼎立和南北朝形成
1.公元前208年,赤壁之戰奠定了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最終形成的基礎。
2.4世紀初到5世紀前期,北方進入十六國的長期戰亂,南方則偏安江東的東晉王朝。4世紀后期鮮卑族的一支強大起來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439年統一黃河流域,以后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又被北齊代替,西魏被北周代替。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歷史上被稱為“北朝”。420年,劉宋取代東晉,此后歷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史稱“南朝”。
【典型例題】
1.歐洲人能穿上我國絲綢制成的衣服最早應在()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B。
解析:中國絲綢最早產生于漢朝,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打通了一條絲綢之路。
2.電影《英雄》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無名對秦王說,“劍”字有18種寫法。秦王說,統一后只保留一種,保留的這種文字屬于()
A。小篆
B。甲骨文
C。隸書
D。大篆
答案:A
解析:小篆作為全國的規范字后才推廣隸書。
2.電視劇《漢武大帝》的熱播,很多人對漢武帝的文韜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漢武帝的治國核心思想來源于()
A。法家學說
B。道教學說
C。墨家學說
D。儒家學說
答案:D。
解析: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 百家,獨尊儒術”加強思想上的控制。
3.人口遷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普遍現象。我國古代人口大量南遷開始于()
A。秦朝末年
B。西漢末年
C。東漢末年
D。宋朝
答案:C。
解析: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戰亂頻繁,北方人開始南遷。
【高頻考點4】隋唐社會
一。隋朝
1.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統一中國。隋文帝時期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開皇之治”。隋煬帝時期開鑿了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二。唐朝
1.唐朝在當時世界享有很高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唐太宗時期開創了“貞觀之治”,唐玄宗時期開創了“開元盛世”。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后設立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2.唐貞觀年間高增玄奘西游天竺,寫成了《大唐西域記》,這本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3.唐朝時期農耕技術了有一步的改進,發明了曲轅犁、筒車。陶瓷業有了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
【典型例題】
1.2006年5月,我國京杭大運河保護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活動正式啟動。京杭大運河在古代的重要作用()
A。解決北方缺水問題
B。促進南北經濟交流
C。便于軍事力量的控制
D。方便帝王游玩
答案:B。
解析:抓住重要作用一詞是本題的關鍵,因當時南北交通不便,開通大運河重要作用該是促進南北經濟交流。
2.隋唐讀書人為了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思想,最佳途徑應該是()
A科舉考試
B。辛勤勞作
C。經商
D。作戰立功
答案:A。
解析:隋朝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誕生?婆e制就是當時人才的培養選拔途徑。
【高頻考點5】宋朝經濟及元代行省制度
一。宋朝的經濟
1.兩宋時期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的諺語“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另外宋代還是中國瓷器歷史上餓輝煌時代。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后來發展為著名的瓷都,南宋時期江南地區成為我國的制瓷業的重心,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致的美感。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貨幣。
二。元代的行省制度
元朝為了管理疆域,實行有效的統治,在地方設置中書省,簡稱“行省”,作為中央中書省的派出機構和地方最高行政機構,行省后來發展成為行政區的名稱,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區的規模。
【典型例題】
1.宋史記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這一現象說明()
A。國家重點支持東南沿海的開發
B。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
C。東南沿海一帶賦稅沉重
D。政治中心轉移
答案:B。
解析:“國家根本,仰給東南”的含義是國家的經濟主要靠東南支撐,說明經濟重心南移。
2.“瓦子”、“勾欄”介紹的是哪一朝代的生活()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漢朝
答案:C。
解析:瓦子:北宋時出現的娛樂商業場所,瓦子里有專門供演員演出的地方叫做勾欄。
【高頻考點6】明清專治統治的強化
1.明朝加強君權的措施表現在:政治方面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在中央廢除丞相,成效中書省,設立六部,設立錦衣衛、東廠、西廠等特務機關,文化方面,實行八股取士。
2.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加強?滴、雍正、乾隆三朝大興文字獄,從思想領域控制知識分子的反清思想。
【典型例題】
1.“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義抗強胡。圣功豈在尊明朝,確保臺灣入版圖”這是張學良稱贊收復臺灣的英雄人物的一首詩。臺灣入版圖后,清朝設置的管轄臺灣的機構是()
A。澎湖巡檢司
B。奴二干都司
C。臺灣府
D。臺灣行省
答案:C。
解析:1683年清軍入臺,第二年設置臺灣府隸書福建省。
2.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早在是十八世紀清政府粉碎大小和卓叛亂后在新疆設置的管轄新疆地區的行政機構是()
A。駐藏大臣
B。伊犁將軍
C。新疆行省
D。西域都護府
答案:B。
解析:駐藏大臣是在西藏設立的,西域都護府是于漢朝設立的,新疆行省是左宗棠建議于1884年設立的。
3.歷史影視作品是對歷史進行的藝術加工,但必須尊重歷史事實。下列情節與歷史不相符()
A。秦始皇命蒙恬北擊匈奴,后來又讓他修筑萬里長城
B。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桌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C。唐朝在廣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設市舶司,鼓勵商人用交子進行商品交易
D。明朝時錦衣衛經;实蹍R報臣民的一舉一動
答案:C。
解析:在廣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設市舶司,鼓勵商人用交子進行商品交易應是宋朝。
4.有學者指出“中國政治傳統中,君權與相權的關系,是一部摩擦調整的歷史”我國設立和廢除丞相的朝代分別是()
A。秦朝和唐朝
B。西漢和唐朝
C。秦朝和明朝
D。西漢和明朝
答案:C。
解析:秦朝開始設置,到明太祖時,為加強中央集權,廢除丞相。
【過關自測】
1.孫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寫到“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下列史實符合此話含義的是()
發明舟車‚建造宮室ƒ養蠶繅絲④發明文字⑤編輯樂譜⑥冶煉青銅
A.‚ƒ④⑤
B.‚④⑤⑥
C.‚ƒ④⑤⑥
D.‚ƒ④⑤⑥
2.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其主要原因是()
A。產生了奴隸主和奴隸兩個階級
B。國王殘暴無道,統治昏暗
C。國家機構出現規模,是階級壓迫的工具
D。國王荒淫奢侈
3.日前,由全國政協組織的京航大運河保護與申遺研討會在杭州圓滿落幕。杭州是隋朝大運河的最南端,隋朝時杭州稱為()
A。涿郡
B。洛陽
C。臨安
D。余杭
4.“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唐代詩人對隋朝運河的評價()
A。符合歷史,認識到了大運河溝通南北的作用
B。不符合歷史,夸大了運河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C。符合歷史,認為開鑿運河是皇帝為了享受
D。不符合歷史,因為運河未達到千里
5.要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的歷史和佛學,可以查閱的典籍是()
A。《詩經》
B。《大唐西域記》
C!端涀ⅰ
D!妒酚洝
6.清朝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第一次軍事較量是()
A。第一次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鄭成功收復臺灣
D。康熙雅克薩之戰
答 案
1.A。解析:商代才開始冶煉青銅器所以冶煉青銅不可以選擇。
2.C。解析:夏朝設立了軍隊、官吏,制訂了刑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國家機構,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因此選擇C。
3.D。解析:隋煬帝時期開鑿了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
4.A。解析:大運河的開通主要是為了加強隋朝的統治,溝通南北聯系。
5.B。解析:唐貞觀年間高增玄奘西游天竺,寫成了《大唐西域記》,這本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6.A。解析:鄭成功收復臺灣不代表清朝。康熙雅克薩之戰是對俄國,當時俄國是封建國家。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