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報名咨詢熱線:010-51268840、51268841
 考研網
考試動態 報考指南 考研知識: 資料下載|考研經驗|院校招生|專業碩士|考研輔導 考研教材 考研論壇 考研下載
 數學: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英語: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政治: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專業課試題  網絡課程  在職研
地區信息

考研政治馬哲第五章常考知識點匯總(二)

作者:不詳   發布時間:2010-02-07 09:17:37  來源:來源于網絡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育路攻略
  • 論壇

 三、社會的政治結構

  1.社會的政治上層建筑及其構成要素

  社會的政治結構是指建立在經濟結構之上的政治法律設施、制度及其相互關聯的方式。它包括政黨、政權機構、軍隊、警察、法院、監獄等實體性要素和關于政權的組織形式、立法、司法、憲法急規程等制度性要素。由于政治結構是建立在經濟結構的基礎之上,所以又稱政治的上層建筑。政治上層建筑是人們根據經濟基礎的要求,并通過人們的意識而形成的。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并為經濟基礎服務。

  2.國家的本質和職能

  在社會的政治結構中,國家政權是核心。國家是隨著階級的產生而產生的,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國家的本質是階級統治的暴力機關(工具)。國家的職能分為對內和對外兩個方面:對內職能表現為政治職能、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對外職能主要是組織國防,防御外來的侵略和顛覆,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調整國與國的關系,保護本國的根本利益。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是最新類型的國家,它是新型民主和新型專政的統一,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

  四、社會的觀念結構

  1.社會的觀念結構與意識形態

  社會的觀念結構又稱思想的上層建筑或觀念的上層建筑,它是由各種意識形態組成的有機系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觀念、宗教觀點、藝術思想和哲學等社會意識形式及其聯結方式。在社會的觀念結構中,意識形態的各種形式有其不同的內容和作用,但它們的基礎和來源都是社會的經濟結構,所以,當它們從不同的側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會生活時,必然是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完整的社會觀念結構。

  2.意識形態的本質、相對獨立性及其社會功能

  意識形態屬于社會意識范疇。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是相對應的哲學范疇。社會存在包括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和物質生活條件,主要指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社會意識則總括了人的一切意識要素和觀念形態以及人類社會的全部精神現象及其過程。在社會意識諸形式中,那些反映經濟基礎并為經濟基礎服務的,稱為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具體表現在:(1)意識形態根源于社會存在,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具體的,抽象的意識形態是不存在的。(2)意識形態隨著社會存在的發展而發展,意識形態是歷史的,永恒不變的意識形態是不存在的。(3)在階級社會里,意識形態具有階級性,超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不存在的。(4)在一個社會里,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是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因為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統治地位。

  意識形態根源于社會存在,但它一經產生,便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并具有特殊的功能。主要表現在:(1)意識形態的變化發展同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現為超前或滯后兩種情況;(2)意識形態的發展具有歷史繼承性;(3)意識形態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意識形態能動的反作用集中體現在意識形態維護或批判現實社會,調控社會和人的活動這兩大功能上。

  3.文化的本質和功能 文明和文明形態 社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文化是包括人們的風俗習慣、行為規范以及各種意識形態在內的復合體。文化的本質即人化,是人類在改造自然、社會和人自身的歷史過程中,賦予物質和精神產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動,是人類所創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人化的形式、社會的性質和多樣的形態是文化的一般特征。文化具有知識傳承功能,對人的教化、培育功能,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功能和提升、規范人類認識過程的認識功能。先進文化是指反映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未來發展方向和有利于社會進步的文化。在當代中國,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并吸取外來文化精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引導人和社會全面發展。

  人類社會是經濟、政治和文化形態的有機統一體,人類文明也是由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構成的統一體。三個文明是互為條件、互為目的、互相促進的。社會主義社會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的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也是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要求。

 

考研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報考直通車
 
報名時間: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網上報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現場確認。
報名地點:報名地點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一般在高校設報名點。
考試時間:2010年1月10日、11日初試,3月試復試。
                       MOR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更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内自拍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午夜网站在线 | 一级理伦性理伦a在线 | 午夜婷婷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