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 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取消農業稅,逐步實現工業反哺農業,是黨和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 知識鏈接:我國是農業大國,歷史上,各朝都重視對農具的創制和改進,通過生產工具的改進,促進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如春秋戰國時期鐵制農具和桔槔、唐朝的曲轅犁和筒車、曹魏馬鈞改進的翻車等。 此外,歷朝還通過土地政策和賦役制度等生產關系方面的調整,促進農業的發展。 1. 土地政策的調整。調整的整體趨勢和動機是:緩和封建國家、地主和農民在土地問題上的矛盾,以北魏實行、隋唐沿用的均田制為標志,各朝代開始重視滿足農民對土地占有和使用的愿望,實現了農民和土地的結合,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2. 賦役制度的調整。主要的趨勢是:簡化征收手續和種類,逐漸廢除丁稅、雜稅和戶稅,突出田畝稅;由實物地租向貨幣地租轉變。從兩漢的“編戶齊民”到北魏的租調制、隋唐的租庸調制、兩稅法和明清的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的“地丁銀”的制度,從而逐漸廢除了人頭稅,簡化了征收的種類和手續,將稅收逐漸攤入田畝中,依據田畝數進行征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松弛了他們對政府的人身依附關系,調動了他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同時,貨幣地租的出現和人口的自由流動,也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商品化。 二、提倡自主創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2005年10月12日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成功,標志著我國在航天方面的地位日益提高,這是黨和政府弘揚科技創新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成果。這一時事熱點與歷史學科聯系的均是學科主干知識和重點內容,也極具教育意識;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區域。 知識鏈接:(1)中國古代傳統科技發展,并居于世界領先地位。(2)明清時期傳統科技總結,近代科技難以產生的原因和影響。(3)近現代中國學習西方科技及其相對滯后的原因和影響。(4)建國后,黨和政府為趕上世界科技先進水平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及其突出成就。(5)人類歷史上的三次工業革命。(6)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與科技革命之間的關系。 三、堅持走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 由于中國經濟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綜合國力的增強,政治影響力的提升,以至于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等舞臺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世界和平與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樹立了一個負責的大國形象。 一年來,我們穩定地發展同大國的關系,推進周邊外交,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參與多邊外交,為國內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營造了強有力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外交成就令世人矚目。中國在亞洲和世界舞臺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知識鏈接:古代史上西漢、唐朝的對外開放與交流的史實,清朝閉關自守政策造成的落后,新中國在各個時期的外交政策方針及成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成就,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強國崛起的啟示。 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堅持執政為民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在中國歷史各個不同時期,中共都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知識鏈接:(1)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遇到兩次嚴重挫折,一次是1927年大革命失敗,一次是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造成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長征。后來都轉危為安、反敗為勝,考生要關注這方面的史實。(2)中共在抗戰最艱難的1941—1942年為克服困難,在政治、經濟、思想、軍事方面采取的措施。(3)建國初期、1959—1961年、“文革”十年后為實現社會主義的發展和歷史的轉折所采取的重大舉措。 區域經濟開發一直是近幾年高考的熱點問題,特別是東北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長三角、珠三角的工業化、城市化,西南地區、中部崛起、紅色旅游等問題,需要引起廣大考生的關注。 知識鏈接:在歷史復習中,可根據有關重點城市和地區發生的歷史事件,結合熱點,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和訓練。如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等地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要結合地圖歸納梳理。 六、調整經濟結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這一時政熱點從歷史學科角度值得思考的問題有:中外近(現)代化發展歷程怎樣;從促進經濟發展的角度看,我們能夠吸取哪些經驗教訓;古今中外有哪些思想、發展經濟的舉措值得借鑒;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潮流與我國堅持科學發展觀、振興民族經濟之間的關系等等。 知識鏈接:(1)中外歷史上關于可持續發展的思想。(2)中外歷史上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發展經濟的典型史實。(3)中外歷史上為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而采取重大政策和改革。(4)吸取中外歷史上違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重大歷史事件的教訓。(5)中國近現代民族工業發展歷程及其獲取的正確認識。(6)世界各國民族工業發展歷程及其獲取的正確認識。(7)當今知識經濟和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原因和影響。 七、臺灣問題、國共關系與祖國統一 臺灣島內分裂勢力的存在是臺灣問題長期存在的又一重要原因。陳水扁上臺以來,延續李登輝的分裂路線,刻意模糊、回避,甚至公開否定“一個中國”的原則,推行“漸進式臺獨”,最近又廢除“國統會”,在臺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知識鏈接:(1)公元230年,三國時吳王孫權派遣將軍衛溫率水軍到達臺灣。隋朝時,隋煬帝曾三次派人前往臺灣。元政府設澎湖巡檢司,管理臺灣和澎湖列島,從此,臺灣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管轄。1661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1662年,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1683年,清政府進軍臺灣,1684年設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臺灣屬于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歷史上臺灣與大陸的三次分離。(3)歷史上國共進行了兩次合作,證明了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去年國共兩黨達成了共識,兩黨共識向全中國人民昭示,反對“臺獨”,兩岸共享和平、穩定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八、關注人類思想文化發展歷程 人類文明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得到傳承和發展,吸收先進文明成果是一個國家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源泉。這一點應引起廣大備考師生的重視。 知識鏈接:(1)中國古代文化成就及其與社會存在之間的關系。(2)儒家思想及其地位變遷。(3)古代史上的中西科技文化交流。(4)近代新思想的演變和近代中國思想文化的西學成份。(5)中國歷代思想解放運動。(6)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7)世界近代思想文化成就及其形成原因。 |
高校招生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高考文綜復習:重視對學科素養的考查 |
|
閱讀下一篇:2010高考大綱歷史:莫遺漏基礎知識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學院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京大學韓國留學班2010年火熱報名 [查看簡章] |
·中國政法大學美國留學3+2本碩連讀 [查看簡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內國外雙學歷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HND3+1留學可認證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