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政法干警申論指導:全面掌握時政熱點
來源:發布時間:2012-09-1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申論寫作是公務員考試中的重頭戲,考生在備考的時候經常會有以下感覺:對材料不夠熟悉,腦子里沒有權威的、準確的觀點,語言不夠精煉,分析不夠到位,下筆如同在堆砌語句……那么,如何擺脫這種讓人糾結的困境呢?關鍵在于對時政熱點的熟悉與靈活運用程度。
一、整理事例
熱點儲備的第一步是要有大量的事例積累,只有了解了事件的來龍去脈,才能透過現象分析本質。一個事件有六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社會事件在新聞報道中一般都很長,具體的細節我們不需要了解太多,主要是能把握其核心內容,以便在文章中運用。
【示例一】
2009年6月7日河南省開封市杞縣利民輻照廠輻照裝置運行時貨物意外倒塌,導致放射源保護罩傾斜,鈷-60放射源被卡住,無法回到水井中。社會上謠傳輻照廠鈷-60將爆炸,致使人心恐慌,許多群眾逃離家鄉,前往附近縣市“避難”。后來當地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專家出面辟謠,警方抓獲5名造謠者。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另外4人給予治安處罰。從6月7日放射源故障發生,到7月12日網上已是一片熱議后,當地政府才第一次發布消息。
【分析】
這段材料將近200字,在一篇1000字的議論文中使用一個200字的事件作為論據是難以想象的,所以我們必須對之進行加工整理。如果在文章中需要使用這個事例作為論據,只需要表述為“在2009年6月河南開封杞縣鈷-60事件中,因為當地政府沒有及時辟謠導致人心恐慌,許多群眾逃離家鄉,對社會的和諧和穩定造成了嚴重影響”足矣,然后再根據論點的需要對之加以分析說明。
二、收集觀點
對某個熱點事件,社會各界都會發表意見、看法、解決措施等等,對熱點事件的觀點看法進行收集整理也是我們在備考中需要做的工作。收集各方面的觀點不僅有利于考生開闊思路,還能提高考(論壇)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在議論文寫作中,一些符合政策方向的、與材料沒有根本性沖突的觀點更是可以直接應用于文章之中。
【示例二】
全國政協委員陳春林說,“低碳”已不僅僅是個時尚的詞語,更需要全方位地實踐和推進。政府應通過減免稅收等措施,鼓勵企業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個涉及到改變發展方式的系統工程,從技術基礎看,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一種經濟形態,但這“三低”技術無論如何都不是簡單復制就可能得到的。因此,發展低碳經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在稅收、信貸等財政金融政策上給予支持,優化資源配置,使低碳經濟真正“有利可圖”。
全國人大代表、寧波滕頭集團公司董事長傅企平表示,國家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進程中,特別要重視農村低碳系統的建設。“國家應強化低碳經濟政策的制定,引導農村開發低碳產業,鼓勵公眾使用綠色材料,倡導低碳生活,推動全社會生產、生活方式轉變。”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