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公考專家解析申論作文高分的四項注意
來源:新浪考試發布時間:2009-11-3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主持人:謝謝李老師,下面時間請老師簡短給大家說一下申論,大家應該注意什么事情。
張晗:今年是申論新大綱頒布之后第一次考試,很多考生在關心今年的變化在哪里或者不變的東西在哪里,將來應該怎么復習。基本上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一個是總體的思路不變。第二是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從整體思路來說,申論還是比較復雜的,比較有難度的材料分析,大部分的答案還是從材料中可以來提取和提煉的。比如說今年的材料屬于干擾性的和要點性的材料相交織的類型,這個跟以前沒有太大的變化,我們可以比喻一下,把一個申論的材料比成七升的沙子和三升的豆子,沙子是干擾性,非要點性,對答題沒有直接幫助的材料,如果考生對材料的辨識性不是很強的話,很可能陷在無用的材料里,最后就浪費了時間。一般來講對材料的處理,考試中,官方的說法給出40分鐘,實際上我們用15到20分時間如果用正確的方法完全可以解決掉。看到一些非要點的材料,快速掠過,對要點性,對于問題的分析,對于問題的解決對策,把要點性的材料標記出來或者做出眉批,這樣就可以了。對于材料還是一個干擾性比較強的特點。還有對熱點的選取,在我們意料之中,申論的材料選取在改革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首先是圍繞著問題進行的,但是出題者又不想讓你猜到今年到底考的什么問題,經常保持大熱點,符合大熱點,大形勢,大前提情況下打一些擦邊球,今年反復強調的熱點就是節能減排,今年切實考了節能減排,考了哪方面節能減排,是海洋這方面的節能減排,講了污染的問題,往往給考生的感覺是在意料之外的,其實還是在情理之中。提醒考生注意,大家在復習的時候秉持基本思路,提高能力,如果想找一些要點來練習一下,不要背要點,不要背一些具體的措施,而是從要點中去練習,如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終還是能力的培養,有些同學說如果真正預測到了要點或者老師預測到這個要點,對我答題究竟有什么幫助,這個很難進,因為如果要點預測到了,但是出題的材料,出題的方式和答案構成和你原來準備完全不一樣,從這點來講還是注重能力的培養。
變化的是什么呢?張老師比較詳細介紹題型的變化,現在是一個熱點兩方面試卷,材料略有不同,考察的重點有不同,主要是根據職位的要求,對于能力的把握是不一樣的。
但是我們如果仔細看一下行政執法類,地市級以下和副省級的共同特點,要求我們對材料的把握能力比以前要提高,原來說答案是來源于材料的,有哪兩方面呢?一個是我們可以從材料中直接找到一些答案,直接引用,直接利用,另外一方面根據材料中某些信息,根據自己一定的推理,按照一定的邏輯法則,把答案從材料中推出來,把隱含的答案找到。但是今年看了一下,前一種的提取答案的方式是越來越少了,我們很難再找到一道題直接從材料中找到一些話,有的同學說原文摘抄一下,平均湊湊,也能夠得分,答案的要點也是這些。今年就比較少了。可以看一下副省級第一道大題,第一題是概括性,也是比較簡單的,比如2008年考了怒江水電開發到底應不應該開發,兩方應概括一下理由,我們認為非常簡單,就是把專家的話總結一下,提煉一下,整合一下就可以了。今年考了問了你死海的含義是什么?材料中并沒有有直接的文字告訴你死海到底是什么,而是比較散亂的分布在概念的其他位置,而且沒有很多原題原話可以讓你引用的。這種題像剛才張老師說的,不僅是一道概括題,而且已經有了分析的成分。而且第二道題就更加明顯了,第二道題讓你談一下對某一句話的理解,這個題以前也重點做了練習,對于一句話的分析,對一句話的深入理解。現在把這道題直接放在第一題第二部分,現在我們看概括題已經不是很純粹了,在第一道題概括里穿插了很多分析的成分。這個考生應該要注意一下。
從第二大題考的是啟示分析,給你一個材料,從材料中引用的文字,讓你談一談從材料中能夠得到哪些啟示,這也是我們在深度班和基礎班特別強調的叫啟示分析,我們把它作為一個題型,作為重點的訓練。這次考試也果然出現了這樣的題。這個題的類型是一樣的,但是它的難度比2008年出過的題難度大大增加了,因為在考荷蘭的圍海造田和我國的圍湖造田有相同的初衷,同時采取了退耕還海和退耕還湖,反映了人類的可貴的自省,從自省中得到哪些啟示,從材料中,從兩個概念出處的那段材料,很多同學如果按照我們幾年前老的想法,直接去找句子,很遺憾,你會失望的,因為你會找不到,根本看不到你認為比較有總結性,概括性的語句,這是靠的是新國考要求的,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體驗,再結合材料,從材料中正確合理的邏輯原則,能夠提出這個答案來。這個題對考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再者是考公文,公務員考試對將來公務員工作任務的模擬。第三題寫的是報告,這個報告很多同學出了考場可能覺得不知道應該寫什么,沒有思路。其實并不難,第一個還是依據材料,第二個如果你對報告或者一個公文沒有思路的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比如說問題是什么,問題的任務是什么或者問題的概念是什么,接著談一些影響,再接著分析一下原因,最后來談對策。所以如果把握了這樣一個思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人類認識世界和思考問題,一般來講都是這樣的思路,把握這樣的思路,你自己答題也有思路,就有內容可談了。這道題它跟材料結合度比前幾道題還是稍微緊密一些,我們可以按照以前比較傳統的方法可以從文中找到比較成型的字句作為答案,但是這個答案不能說把它很散亂地抄下來,還是有一定的邏輯,體現出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在里面。
最后一道題作文,作文從出題者的命題原則和我們答題來講沒有太多的變化,總得來講,一定是議論文,而且我們講你要緊扣材料,不僅要緊扣材料,而且要高于材料,你寫的這些東西,不能夠把材料縮寫一下,六千字的材料變成一千字,這就變成一篇文章了,很多同學是有誤解的,這是不行的。議論文必須有自己明確的觀點,在觀點統率下,可以利用材料中提到的觀點、方法和論據、例子,這都是可以的。從考試的經驗來講,同學們比較關心這個作文到底怎么得分,這個作文區分度在所有四個題型來講是最差的,也就是說答得比較好的和答得比較差的分數可能相差不像前面三道客觀題,也不像行測題那樣差那么多,我們怎么能夠在大多數都比較平庸的作品中,我們能夠脫穎而出,在這里可以提醒各位考生,公務員的作文可以更多地把它當做一種視覺的藝術,什么叫視覺藝術,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每一位考官批卷子特別批作文的試卷比較短暫,一般來講是在20到30秒之間,在20到30秒之間能看到什么,如果內容非常精彩,立意非常深刻,材料內容非常豐富,能不能看到這些,我們想還是有一些東西會注意的,有些東西會忽略的,注意哪些東西,哪些東西你做好,對你加分有非常大的幫助。
有四點考生會注意一下,第一個字寫得好,給考官印象分,特別是作文題,無論是高考、考研還是公務員考試都是一樣,一個很好的印象分,對考官最后的評判標準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要有非常好的標題,這個標題就是畫龍點睛的睛,這個眼睛如果寫得非常精彩,可能就成功了一半,甚至60%到70%,什么叫做好的標題,第一要比較充實,要有充實的內容,另外要新穎一點,還是要新穎一點,能夠吸引考官的眼球。今年這道題是讓你自擬題目,當時想了一個,主副標題,主標題寫的是讓藍色與金色交相輝映。藍色代表自然的底色,金色代表材料,如何在經濟發展創造財富和真正保護環境之間要創造一個比較好的平衡點。
主持人:張老師再給我們說一下第三個是什么?
張晗:第三個作文的結構很重要,這個結構一定要讓考官打眼看上去像一篇文章,或者像一篇條例非常清楚的文章,這個條例可能是從內容上看,考官看的往往是結構,比如段落的劃分,有的同學三段論,還有個別同學是兩段論,還有同學十幾段論,給人的視覺感覺第一眼看起來不像一篇作文,不是一篇很好的作文,這點要注意。判斷你的內容,至少讓它看起來比較美,遠距離看起來比較好一點。
最后一點把開頭寫好,文章一般都是總分總的結構,有開頭、中間、結尾,哪部分最有可能考官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看,最主要是開頭,要把所有的要點,所有的亮點,所有比較好的絕招,放在前面,不建議放在后面,如果資源比較有限,放在前面。
主持人:謝謝,由于時間的原因,今天的直播到這里全部結束了,再次感謝四位老師能夠來到聊天室和大家進行交流,同時感謝在線網友全程關注,本次聊天到這里結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