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前,中國和俄羅斯的國家關系定位是( ) A.戰略協作伙伴關系 B.戰略伙伴關系 C.友好合作伙伴關系 D.互惠伙伴關系 2.以下關于傳統安全觀理解正確的是( ) A.以生態安全為核心的安全觀 B.以經濟安全為核心的安全觀 C.以軍事安全為核心的安全觀 D.以政治安全為核心的安全觀 3.中國和日本的國家關系定位是( ) A.戰略互惠關系 B.戰略伙伴關系 C.友好合作伙伴關系 D.友好伙伴關系 4.政府政府堅定地反對恐怖主義,認為反恐的基礎在于( ) A.維護人類和平與安全 B.普遍發展與共同繁榮 C.加強文明之間的溝通與融合 D.推動和深化國際合作 5.格魯吉亞南奧塞梯問題的實質是( ) A.美俄之爭北約東擴是導火索 B.格魯吉亞國內政治派別之爭 C.俄羅斯維持自身大國戰略地位 D.地區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6.構建新國際金融秩序,必須提升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知情權、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必須得到充分體現。因此,國際金融改革必須具有( ) A.全面性 B.均衡性 C.漸進性 D.實效性 7.2009年5月,( )政府軍宣布,反政府武裝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在軍事上已被擊敗。內戰從此結束。 A.斯里蘭卡 B.緬甸 C.伊朗 D.阿富汗 8.我國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 ) A.改革開放 B.快速發展 C.與時俱進 D.解放思想 9.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是( ) 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B.社會主義榮辱觀 C.正確的輿論導向 D.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 10.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 ) A.堅持以人為本 B.堅持可持續發展 C.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堅持城鄉協調發展 11.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原則是( ) A.為人民服務(核心) B.集體主義(原則) C.誠實守信(重點) D.愛國守法 12.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是( ) A.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B.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C.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D.盡快實現兩岸直航 13.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標是( ) A.獨立自主,不結盟 (根本原則)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本準則) C.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宗旨和目標) D.加強和發展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立足點) 14.我國時代精神的核心是( )(本題重要) A.愛國主義 B.為人民服務 C.與時俱進 D.改革創新 15.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民主專政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16.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是( A ) A.維護和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B.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 C.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 D.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17.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其根本是( ) A.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 B.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C.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D.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18.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功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 ) A.恪守和平與發展的宗旨,各成員國致力于以合作求安全 B.遵循充分民主的原則,各成員國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決定所有問題 C.奉行對外開放的政策,積極同本地區以外的國家和組織開展交流合作 D.倡導和實踐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 19.2009年,愛爾蘭在全民公決通過了旨在取代《歐盟憲法條約》的( ) A.羅馬條約 B.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C.里斯本條約 D.歐洲一體化條約 20.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認為,我們黨在長期執政實踐中,探索形成了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這就是( ) A.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 B.把作風建設放在首位 C.把反腐敗建設放在首位 D.把組織建設放在首位 21.十七屆四中全會認為,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是( A ) A.建設學習型政黨 B.黨內民主 C.與時俱進 D.實事求是 2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的標志是( ) A.人民政協的成立 B.新中國的成立 C.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D.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 23.2009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是( ) A.擴大內需 B.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C.解決三農問題 D.調整經濟結構 24.大陸和臺灣兩岸關系的主題是( ) A.相互平等 B.共同開發 C.和平發展 D.一個中國原則 25.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擴大內需最主動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 ) A.降低物價 B.擴大基業 C.增加政府支出 D.增加基礎設施投資 26.17屆四中全會指出。( )是黨的生命,集中統一是黨的力量保證。 A.黨內民主 B.人民群眾的擁護 C.思想建設 D.為人民服務 答案與解析: 1. 解析:選A 。 從1992年兩國“相互視為友好國家”,到1994年宣布建立“建設性伙伴關系”,再到1996年確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直至2001年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中俄關系連上四個臺階。 2. 解析:選C 。中國主張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既維護本國的安全,又尊重別國安全關切,促進人類共同安全。 3. 解析:選A 。兩國互不構成威脅。雙方重申,相互支持對方的和平發展。雙方確信,堅持和平發展的中國和日本將給亞洲和世界帶來巨大機遇和利益。 4. 解析:選A 。中國主張加強國際合作,標本兼治,防范和打擊恐怖活動,努力消除產生恐怖主義的根源。維護人類和平與安全是反恐的核心;普遍發展與共同繁榮是反恐的基礎;加強文明之間的溝通與融合是反恐的保障;推動和深化國際合作是反恐的關鍵。中國政府主張,反恐應目標明確,證據確鑿。反恐不能有“雙重標準”,也不能與特定的國家、民族或宗教掛鉤。反恐應采取綜合措施,并注意解決好發展、地區沖突等問題。 5. 解析:選A 。南奧塞梯是格魯吉亞的一個自治州,與俄羅斯關系密切。因要求獨立,于上世紀90年代初與格中央政府發生沖突。親美的格總統自上臺以來一直采取積極加入北約的政策。這一政策得到美國的大力支持。俄羅斯為了回擊美國勢力的擴張,開始考慮承認南奧塞梯獨立問題。格魯吉亞不滿俄在南奧塞梯問題上的立場,積極尋求美國等國的支持。不過,依北約成員國規定,格魯吉亞若想加入北約必須對自己的國土保有完整主權。南奧塞梯獨立是格加入北約的一大障礙,格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意在消除這一障礙。可見,南奧塞梯問題表面上是國家主權與民族自治權的對立,而實際背后有美俄兩個大國的影子。 6. 解析:選B 。中國主張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營造有利于全球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應該堅持全面性、均衡性、漸進性、實效性的原則。 7. 解析:選A 。 8. 解析:選A 。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 9. 解析:選A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 10. 解析:選A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11. 解析:選B 。 12. 解析:選B 。 13. 解析:選C 。 14. 解析:選D 。 15. 解析:選B 。目前我國民主政治制度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了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的內容。這樣,我國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還包括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民主的實現形式由此進一步豐富,把選舉民主、協商民主、自治民主形式有機結合起來。 16. 解析:A 。 17. 解析:C 。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18. 解析:D 。 19. 解析:C 。 20. 解析:A 。 21. 解析:A 。本題極重要。世界在變化,形勢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深入,不斷學習、善于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是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建設學習型黨組織。 22. 解析:A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隆重召開,標志著人民政協正式成立。這次會議代表全國各族人民意志,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等。 23. 解析:B 。 24. 解析:C 。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是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25. 解析:C 。 26. 解析: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