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溪黃草顆粒無抗病毒作用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9-27
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有個解毒高手——一燈大師的師弟天竺神僧,號稱“治傷療毒,天下第一”。最近記者發現市場上也出現了一個“解肝毒高手”。一種名為“十味溪黃草顆粒”的產品宣稱少則1個月多則數月即可讓肝火旺、慢性肝炎等患者收到上佳療效。
專家提醒,一般來說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規律、心情積郁所致,熬夜、飲酒過多的人均會出現此類病癥,此病癥并非簡單的清熱解毒藥就能解決根本問題,對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更不可亂用解毒藥。
出現肝火旺的人大有人在,但由于癥狀普通易被忽視。據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二內科主任醫師熊文生介紹,愛發脾氣、情緒容易激動的人常被視為“肝火旺”,此外,“肝火旺”還包括: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眼干、睡眠不佳、排便不暢、嘴唇干裂等癥狀。
病癥確定后,是否服用些清熱解毒的藥就行呢?熊文生提醒,“火”分為“虛火”和“實火”,還要看患者是肝火旺還是肺火旺或者別的類型,藥物不能隨便吃。
日前,有讀者向記者反映,市面上出售一種名為“青云山牌十味溪黃草顆粒”的產品,該產品宣稱對肝火旺、肝炎患者有獨特療效,但在實際服用中并未見明顯療效。記者暗訪廣州部分藥店時從該產品的宣傳說明中看到其成分主要有:溪黃草、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柴胡等10味藥組成。
熊文生介紹說,從中醫理論看,此類草藥成分有清熱利濕、健脾消滯之功效,但并非人人適用,有肝陰虛的人不宜服用,溪黃草、白花蛇舌草等中藥屬寒涼型,會引起體虛加重,導致腹瀉等癥狀。對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人來說,溪黃草、白花蛇舌草、余甘子之類的中藥就更不可作為抗病毒藥而亂用了,目前國際認可的抗病毒治療藥以西藥為主。但隨著各種問題的出現:遠期應答率不夠理想、耐藥現象逐漸突現,專家表示,未來治療策略應該是多種藥物的聯合治療,單靠某種藥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護肝藥變身“抗病毒良藥”
近期,一項由廣東省銀行醫院肝病中心等肝病專家參與的調查顯示,924例慢性乙肝患者中,僅有21%的人采用規范的抗病毒治療;近70%的人采用護肝降酶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更有9.3%的患者相信一些江湖醫生自制藥品胡亂治療,致使病情久治不愈,另外八成患者受虛假廣告的誘惑有過上當受騙的經歷。
記者就有關問題詢問出品“青云山牌十味溪黃草顆粒”的翁源縣青云山藥業有限公司的銷售負責人陳先生,對方表示,十味溪黃草具有抗病毒的療效,只是目前還在第四期臨床試驗之中,不久就將通過國家認證。但記者通過該產品的批準文號“國藥準字B20020468”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上查尋發現,政府批準該藥品的宣傳范圍是:工作繁忙、社交應酬、季節轉換時可服用“十味溪黃草顆粒”,保護肝臟健康。但并沒有明確提出十味溪黃草顆粒對肝炎患者有療效。
另外,專家表示,無論是肝火旺還是慢性乙型肝炎,其治療都和生活習慣、心情有關,現在不少人會抱怨“工作、學習壓力大,作息規律談何容易”……其實,除了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清熱解毒的藥外,預防肝火上升或是要清肝火的重點應是做好自我生活飲食等方面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