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將至,同學們此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強化知識點的復習,因此,萬學海文政治教研室總結部分政治的重難點知識點的解析,供大家學習參考之用。 1.知識點提示 1)知識點出處:該知識點出自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第三章第三節第3個知識點 2)地位分析:該部分知識點在馬哲中處于辯證法部分,屬于本章的重要知識點。 3)命題思路:結合真題及該知識點的特點,可以以選擇題或分析題的方式命題。 4)重要程度分析:三大規律是辯證法的重點,而對立統一規律是三大規律的重點,可以說,對立統一規律是重中之重。因此,我們必須牢固地掌握這一知識點。 5)難度指數分析:難度較大,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把握。 2.知識點詳解 1)知識點導入:上一個知識點我們已經講解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那么,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有什么樣的作用呢,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講的內容。首先我們來進行內容分析 2)內容分析: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矛盾范疇不僅反映了事物內部對立統一的本質聯系,而且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機制和動力。 1、矛盾雙方既同一又斗爭,由此推動事物不斷發展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從根本上說,都是矛盾雙方既同一又斗爭的結果。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其表現是:第一,矛盾雙方相互依存是事物發展的前提。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基礎,也是事物發展的基礎。第二,矛盾雙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促進自身的發展,從而推動整個事物的發展。例如,植物和動物之間,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動物正好相反,吸取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它們就是這樣相互利用、相互促進的。另外,矛盾一方的發展還會刺激或促進另一方的發展。第三,矛盾雙方的相互貫通規定著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勢。矛盾雙方之所以相互轉化,就是因為對立的雙方之間包含、存在著由此達彼的橋梁。 。2)矛盾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矛盾斗爭性作用表現在:第一,矛盾斗爭性促使矛盾雙方力量的消長,推動事物的量變。矛盾一方總是要力圖限制另一方的發展并打破對方對自己的限制,由此引起雙方力量的消長,使它們之間力量對比的狀況不斷發生變化。第二,矛盾斗爭性推動事物的質變。斗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引起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使舊的矛盾統一體分解,新的矛盾統一體產生,于是一事物轉化為他事物。在事物質變過程中,斗爭性起著決定性作用。 。3)矛盾雙方既同一又斗爭,共同推動事物的發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對事物發展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結、交融在一起發生作用的。矛盾雙方又統一又斗爭,這才是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原動力。自然科學表明,非生命世界中的一切運動都是由吸引和排斥的矛盾斗爭引起的。推動天體運動和演化的動力,是吸引和排斥既斗爭又統一的相互作用;生命運動的發展和進化,則是同化和異化、遺傳和變異既斗爭又統一的矛盾斗爭;社會科學告訴我們,人類社會就是由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既斗爭又統一才不斷發展的。思維的發展也證明了,正確認識與錯誤認識、不甚深刻的認識與深刻的認識、先進思想和落后思想的既斗爭又統一,是推動思想前進的動力。 2、事物發展的內在根據和外部條件??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 (1)內因與外因的含義 矛盾不僅存在于事物內部,而且存在于事物之間。因此,對于任何事物來說,不僅存在著內部矛盾,而且存在著外部矛盾。內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據,稱為事物發展的內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稱為事物發展的外因。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內部都存在著矛盾,這是事物自我運動的源泉;同時也承認外部矛盾在事物變化、發展中的作用。毛澤東同志說:“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2)內因與外因的關系 首先,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是事物存在的基礎,是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內在本質,決定著事物發展的特殊規律、基本趨勢和發展方向。一個事物為什么會運動變化,發生什么樣的變化,變成什么樣子,主要由事物的內因決定。其次,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這些條件對事物發展的作用依具體情況不同而不同。一般地說,外因只能加速或延緩事物發展的進程,使事物的發展顯示出特定的外貌;只能對內因施加各種影響,局部地改變事物發展的面貌。但在一定條件下,外因可以對事物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 再次,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外因對事物發展有重大作用,有時甚至能引起事物性質的變化,但不管外因作用有多大,都必須通過內因才能發揮其作用。 。3)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的意義 唯物辯證法關于事物發展的內因與外因辯證關系的原理,是我們黨制定和執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政策的理論依據。這一理論要求我們必須實行自力更生的基本政策。因為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主要依靠自己的資源、資金和人力,依靠我國人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走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同時,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離不開外部條件,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的方針。在當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交往日益廣泛的情況下,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在封閉狀態下發展自己。我們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就是要在利用外資和引進先進科學技術、管理經驗等方面博采天下之長,為我所用。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要條件,也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基本國策。 。4)知識拓展: 事物發展的前進行和曲折性 3.知識點掌握 1)方法掌握: 、倮斫夥椒ǎ 采取聯系實際的方法進行理解 、谟洃浄椒ǎ 聯想記憶 例題講解 2003年多選題 16.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說“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它平它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 這里包含的辯證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別的同一 B.對立面的同一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C.不包含內部差別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達到同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構成的統一體 16. 【答案】ABCE 1)難度系數:★★ 2)考查知識點: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的內容,考查的知識點主要是: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中的矛盾觀。 3)相關知識點鏈接: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從根本上說,都是矛盾雙方既同一又斗爭的結果。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是:其一,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條件。矛盾的同一性保持事物的相對穩定,這是事物發展的重要前提。其二,矛盾雙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進中各自得到發展。其三,矛盾雙方的相互貫通,規定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勢。矛盾的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是:其一,在量變過程中,矛盾的斗爭性推動著矛盾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為事物的量變做準備和創造條件。其二,在質變過程中,矛盾的斗爭性使舊的統一體瓦解,舊事物滅亡,新事物產生。 4)題干分析 本題將中國古代辯證法家的原命題作題干,而以矛盾學說的有關觀點作備選項。此題的難度也就在于此,一般考生選擇此題的思路是,先讀明白題干中文言文的意思,然后再根據題干的意思去選擇答案。如果這樣回答該題是難以得分的。遇到這種題型,可以先不考慮題干文言文的含義,直接抓住主句“包含的辯證法思想有”,然后將所給出的5個備選項中所有有關辯證法的觀點提升出來。 5)選項辨析 唯物辯證認為,矛盾是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對立和統一及其相互關系。對立(斗爭性)統一(同一性)是矛盾的兩種屬性。一個事物與另一個事物不會絕對同一的,總是存在著差別和對立。即使一個事物自身也不是絕對同一的,其內部也存在著差別和對立。因此選項A、E為正確選項。如果事物自身是絕對同一的,“此物”內部不包含“他物”,不包含自身的對立面,那么,事物就永遠是它自己,就不會有變化和發展。同時,我們不僅要承認矛盾的斗爭性,還要看到矛盾的同一性,沒有對立面的統一就不會有矛盾,事物同樣不能發展。因此選項B、C為正確選項。只有D項是不符合題意的,因為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是矛盾解決的一種形式,而不是唯一的形式。因此,答案為ABCE。 6)解題技巧 排除法。 |
| 熱門資料下載: |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考研政治大綱有變化 3點建議安排復習 |
|
閱讀下一篇:考研:調整戰略 備戰暑假政治復習 |
|
|

報考直通車 |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