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工程師(安裝)復習:參與全面造價管理(一)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6-25
建設項目的全過程造價控制一般分為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的控制,在具體的實施中,我們又可把三個階段轉化為項目決策與設計階段、承發包與施工階段、竣工與后評價階段。下面筆者就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如何參與全面造價管理的各個階段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項目決策與設計階段
投資估算是一個項目投資決策階段的主要造價文件,它也是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組成部分。目前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對于投資估算的參與少之甚少,而投資估算對于項目的決策及成敗又十分重要。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在接受委托參與編制投資估算時要做好如下幾點:①注意資料(估算指標)的積累。估算指標是編制投資估算的主要依據,除已有的估算指標,應根據實際及時修正,充分體現指標的綜合性、概括性。②投資估算的編制應考慮充分,估算合理,充分估計出項目建設過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與風險,并提出應對及防范的措施,但也要防止過分高估,盡可能做到全面、準確、合理。
設計階段是全過程造價控制的重點。一個項目的設計優劣對于工程造價的影響高達75%以上。業主往往重視投標報價及竣工后的決算價,而忽略設計概算。而概算是設計文件的組成部分,有些技術力量(指工程經濟或造價)薄弱的設計院(所)往往沒有提供設計概算,這使業主對設計產品的價格心中無“底”,例如,我市濱湖區的一座多層工業廠房,在施工結算審計時才發現由于設計室內外高差剛好達18.05m,致使工程類別上升一類,而業主對于廠房的高度及層高并無特殊要求,在不影響使用功能、質量及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通過修改設計使工程類別降低,從而降低結算造價。筆者認為,在現行條件下,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可以與某些中小設計院(所)合作,優勢互補,利用自身的技術及專業,在充分了解業主對建設項目的要求后,為設計單位編制概算并向業主提出有關工程造價的設計修正方案(如合理選材,造價參數控制等),最終達到優化設計,控制造價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