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戕害高考公平 ■陳莉(北京 教師) 對因試題印刷質量問題而一律按“答案正確”給分,對這樣的“變通”,該喜該憂?誰喜誰憂?我想,我們有必要作深刻探討。 在高考“一分壓萬人”的情況下,7分會影響多少考生排名,不難想象。這種不得已的“凡答便給滿分”,看似讓考生都受益,實際背后卻隱藏著諸多不公。 一是即使印刷清楚,這道題的3個得分點不見得所有學生都能答對。對學習好、有能力答對的學生,同得7分顯然不公平。二是使“攻堅”的學生多耗、白耗時間,從而影響了其他題的作答。三是因“答題條件不完整”,可能使部分學生判斷試題超難,索性一字未答,最終一分不得,同樣難言公平。 也許有人會覺得,7分不值得大書特書,也不可能組織重考,所以接受了閱卷方“組織學科專家組成員和資深中學物理教師反復論證”后制訂的這個評卷方案。而這種方案,在隱匿了“不公平”的同時,還把責任悄悄弱化,讓人難服。 筆者想問,這樣的“方案”,能兌現教育部考試中心和甘肅省政府“高度重視,從客觀實際出發,對每一位考生負責,給考生一個客觀、公正、合理結果”的承諾嗎? 全怪設備“老化”? ■狄書愛(河南 教師) 如此明顯的“失誤”竟然發生在嚴肅的高考試卷上,真是讓人感到遺憾和不解。相關部門的解釋是“印刷廠掃描設備陳舊老化、掃描效果差”。很大程度上,高考試卷是決定無數考生命運的至關重要的試卷,豈能讓“設備陳舊老化、掃描效果差”的機器設備投入其中來應付?更重要的是,即使真的因為這一關而印刷完畢,但下面的環節還多著呢,難道就沒有相關部門為此印刷質量把關?相關部門如此的辦事態度,讓人為被稱為“嚴肅、公正、公平”的高考運作機制感到擔心。 導致如此大的不公及考生命運轉變的重大“失誤”,相關部門僅僅是一個“普獎”7分,并未對相關一系列承擔此責任事故的人員“問責”,還把原因歸結到了機器設備的老化上,難道就不知道機器正是由人操作的、是由人控制的?機器的問題正是人的問題的表現?是人的工作態度問題和責任感缺失的表現?如此重大“失誤”,為何就不能依據法規嚴格追責,嚴嚴肅處理呢?在如此的“人有病,機器吃藥”的處理心態下,是否還會導致下一次類似問題的出現? 注意“亡羊補牢” ■黃名金(廣西 教師) 先是高考舞弊案鬧得沸沸揚揚,接著是高考試題印刷模糊,一樁又一樁的高考“技術瑕疵”事件映入公眾的眼簾,讓高考凸顯的弊端暴露無遺。因為印刷模糊,于是便有了“答了都算對”的大一統,讓人費解的是,如此神圣的高考考卷也會出現不該犯的“技術瑕疵”。 如果我們容許試題印刷模糊的“技術瑕疵”,那么明年高考的把關勢必掉以輕心。只有將高考定格為容不得半點差錯、半點馬虎,才能維系高考這臺機器的正常運轉。對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借此機會,將高考的每一個細節,跟相關責任人進行捆綁,建立一套可行的問責制。高考要追求的是自始至終的公平與公正,而不是姍姍來遲的事后懲戒。此次試題印刷模糊,能簡單地將問題歸咎于印刷機構嗎?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試題印刷模糊,差之毫厘,謬以千里。考生雖然不會因為印刷不清而影響得分,但是卻因此造成了某種不公平待遇。不論是高考前的全員安檢,還是高考中的電子眼設備,以及高考后的閱卷評分,這都表明神圣的高考不容許“技術瑕疵”。 |
高校招生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筆記歸納性強 高考結束考生資料成了搶手貨 |
|
閱讀下一篇:山西:公布09年高考成績查詢渠道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學院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京大學韓國留學班2010年火熱報名 [查看簡章] |
·中國政法大學美國留學3+2本碩連讀 [查看簡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內國外雙學歷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HND3+1留學可認證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