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原則與經驗總結 1.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思想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與主要矛盾。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物質條件。 2.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建設的關系。過渡時期總路線反映了歷史的必然。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建設的關系。 3.社會主義改造的經驗總結 對農業、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注:與去年大綱相比,本章沒有任何變化。)
(五)社會主義若干重大理論問題的探索成果 1.走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以蘇聯經驗為鑒戒,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黨的中心工作。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 2.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學說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發展動力。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3.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階段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 社會主義分為不發達和比較發達兩個階段。中國處在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兩步走”戰略。 4.執政條件下黨的建設 加強執政黨的建設,提出“兩個務必”。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5.社會主義若干重大理論問題探索的意義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上的意義。 (注:與去年大綱相比,本章有一個考點的變動:“以蘇聯經驗為借鑒”改為“以蘇聯經驗為鑒戒”。)
(六)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政策 1.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適合國情的中國工業化道路。經濟體制和管理體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2.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基本依據和基本內涵。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繁榮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基本方針。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建設宏大的工人階級知識分子隊伍。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8考研政治理論課大綱(毛概)(一) |
|
閱讀下一篇:2008考研政治理論課大綱(毛概)(三)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