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一節綜合復習 一、資本 1資本的含義: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資本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殼掩蓋下的人們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的相互關系;是一個歷史范疇。 2實物資本含義。 3無形資產含義。 4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固定資本、流通資本含義及劃分依據。 5風險投資含義 四個特點中134容易辨析。 6論述資本的一般特點和主要形態: (1)資本定義。(2)特點三點。(3)形態。 7論述資本經營的特點及主要的經營方式: (1)資本經營定義。(2)特點四點。(3)四種經營方式。 二、剩余價值生產與工資 1剩余價值含義。 2剩余價值率含義(出題角度多一點)。 3勞動力商品復習要點: (1)資本總公式及其矛盾。 (2)勞動力商品定義。 (3)可能出題點勞動力商品的最大特點。 (4)勞動力成為商品的2條件。 4論述勞動力商品: (1)勞動力商品定義。 (2)勞動力成為商品的2條件。 (3)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取決于(三點)。 (4)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勞動。 5論述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 6工資定義。 7論述如何理解工資的本質是勞動力的價值和價格,而不是勞動的價值和價格? (1)首先肯定論點。 (2)重點區分勞動和勞動力概念。 (3)為什么勞動不能成為商品3點。 (4) 工資的本質是勞動力的價值和價格,而不是勞動的價值和價格是由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造成的。 8論述剩余價值試怎么生產出來的? 9剩余價值的兩種形式(出一些小題)。 10相對剩余價值和超額剩余價值的關系。 三,資本的循環和周轉 1,資本積累,積聚,集中 資本積累:(1)剩余價值的資本化(2)擴大再生產的源泉(3.)剩余價值是資本積累的源泉。 資本積聚與資本集中的關系(區別和聯系P75 2,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對比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劃分依據不同) (1)勞動力資本:從價值形式上看,不同于原材料,但是在周轉方式上是類似于原材料,一次投入一次收回。 (2)流動資本不等于流通資本。 流動資本相對于固定資本而言,流通資本相對于生產資本而言。 生產資本依據周轉方式劃分為流動資本和固定資本。 流通資本則可以劃分為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 (3)所用資本與所費資本(區別P74) 3,固定資本折舊與損耗(主要注意無形損耗) 有形——兩種原因 無形——兩中形式(損失資本家自己承擔) 5,資本有機構成 技術構成——從物質形式上劃分 價值構成——從價值形式上劃分 有機構成——由技術構成決定并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價值構成。 技術構成不變,價值構成也可以變化:技術構成變化,價值構成也可以不變化。 有機構成的變化可與技術構成,價值構成的變化不一致。 6,資本循環 資本循環考察的是資本運動的一個階段,一個周期;資本周轉則是循環的反復過程。 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和三種職能形式。 三個階段:起決定作用的是第二階段,生產階段。 三種職能形式不等于三種職能:(1)在購買階段:職能形式是貨幣資本,職能是購買生產要素為生產M作準備;(2)生產階段:職能形式是生產資本,職能是生產M;(3)售賣階段:職能形式是商品資本,職能是售賣商品,實現M(M:剩余價值)。 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不是三種獨自的資本,是同一資本在循環過程中采取的不同職能形式。 產業資本循環的三種形式。 7、資本周轉 周轉時間的構成。 生產資本構成對資本周轉的影響。 總周轉的計算(注意出計算的可能)。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