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考研網
 考試動態  報考指南  考研知識: 資料下載|考研經驗|院校招生|專業碩士|考研輔導  考研教材  考研論壇 
 數學: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英語: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政治: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專業課試題  網絡課程  在職研
地區信息

2009年考研政治大綱考點要點5天速記第四章

作者:   發布時間:2009-05-18 11:16:52  來源: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圈子話題
  • 論壇

 第4章認識的本質和過程
  認識的本質和過程認識的發生和本質認識發生的現實基礎

  認識的本質與結構

  主體在認識中的作用

  認識中的反映與信息、選擇、重構的關系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與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及其現代意義

  認識的發展過程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

  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

  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真理與價值真理及其客觀性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

  真理的具體性

  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

  價值及其客觀性和主體性

  價值評價及其尺度

  價值選擇及其實現

  真理和價值的關系

  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思維方法的本質及其在認識中的作用

  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方法、思想方法

  一、認識發生的現實基礎與認識的本質

  1.反映論是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它認為認識的內容來源于客觀世界,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2.先驗論是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它把物質世界看做是主觀或“客觀精神”的產物。先驗論有兩種形式,即主觀唯心主義的先驗論和客觀唯心主義的先驗論。

  3.馬克思主義主張反映論。它認為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認識本質)。

  二、認識的主體、客體

  1.主體是處在一定社會條件下從事實踐活動的人。認識的客體即認識的對象,是指進入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同主體發生聯系的那一部分客觀事物和認識對象。

  2.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主體受制于客體;主體又能動地改造客體,使客體向主體轉化。

  3. 認識的反映與信息、選擇、重構的關系。

  三、實踐與認識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檢驗標準、目的,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

  2.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四、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

  中國傳統知行觀的基本觀點:行先于知,由行致知的思想;知之明也,因知進行的思想;注重實效,以行論知的思想;知行并進,相資為用的思想。

 五、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注意出選擇題)

  1.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是關于事物現象、事物外部聯系、事物各個片面的認識。

  2.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對事物的本質、事物的全體、事物的內部聯系的認識。

  3.二者辯證關系: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深化、發展為理性認識。

  4.割裂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會產生兩種錯誤傾向:一種片面夸大理性認識作用的唯理論(教條主義);另一種是片面夸大感性認識作用的經驗論(經驗主義)。

  5.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是認識的兩次飛躍中的第一次,另一次飛躍是從認識到實踐。

  6.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動機、欲望、信念、信仰、習慣、本能等,以非邏輯形式出現的幻想、想像、直覺、靈感等也屬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對人的認識活動的發生與停止、對主體認識能力的發揮與抑制起著重要的控制和調節作用。具有動力、誘導、激發的作用,重視非理性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

  六、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

  人們對于一個復雜事物的認識往往要經過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七、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實際運用)

  1.創新包括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2.認識從實踐中來,主要是從群眾的實踐中來;認識回到實踐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眾的實踐中去。辯證法的“個別—一般—個別”、認識論的“實踐—認識—實踐”、群眾路線的“群眾—領導—群眾”三個公式是一致的。

  八、真理及其客觀性

  1.真理是標志主觀與客觀符合的哲學范疇,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它在形式上是主觀的,但它的內容是客觀的。

  2.真理的絕對性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有不依賴于主體而存在的、符合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客觀內容;真理的相對性指的是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和條件之下,人類對客觀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認識是相對的、有條件的,總是具有局限性,是不完全的。二者是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辯證轉化的。

  3.真理又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九、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重難點)

  1.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這是由實踐的特點(直接現實性)和真理的本性決定的。

  2. 實踐標準的絕對性和不確定性。

  絕對性是指: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此外再無別的標準;

  不確定性是指:①一定歷史階段的具體實踐具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充分證明或駁倒某一認識的真理性;②實踐檢驗真理是一個過程,不是一次完成的;③已被實踐檢驗過的真理還要繼續經受實踐的檢驗。

  十、價值

  1.價值是指客體以自身屬性滿足主體需要。價值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主體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體的某種屬性或性能。因此,價值既有客觀性,又有主體性。

  2.價值評價。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會發展,又對個人或群體有意義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體利益的具有客觀必然性的需要。

  3.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

  十一、認識論與思想路線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黨的思想路線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十二、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1.唯物辯證法包括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

  2.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特別說明:本文由育路編輯精心為您收集整理,僅供大家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熱門資料下載:
考研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報考直通車
 
報名時間: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網上報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現場確認。
報名地點:報名地點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一般在高校設報名點。
考試時間:2010年1月10日、11日初試,3月試復試。
                       MORE>>
                       更多>>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AV福利永久看片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第一区在线 | 日韩欧美国产偷 | 亚洲香蕉看一线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一区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