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獨聯體成員國與冷戰后東歐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一、 獨聯體成員國與冷戰后東歐國家的概況 考點1獨聯體成員國與東歐國家經濟、政治的轉型 獨聯體成員國和東歐國家的經濟轉型是從公有制為基礎的計劃經濟轉向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是政治轉型的基本價值取向。 考點2獨聯體及東歐國家對外政策的發展演變 (1) 轉型初期,獨聯體成員國及東歐國家一度奉行全面倒向西方的政策,但現實很快使這些國家的對外政策趨向務實,開始注意全方位外交。 (2) 近年來,獨聯體成員國比較注重與俄羅斯的傳統關系,而東歐國家突出的對外關系走向是爭取加入歐盟和北約。 二、 俄羅斯的經濟、政治與外交 考點3俄羅斯經濟、政治的轉型 (1) 20世紀90年代以來,俄羅斯從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轉向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導致經濟實力大幅度滑坡,以至釀成全面危機。其深層次的原因是蘇聯歷史上長期積存下來的結構性障礙,也有政策失誤,尤其是“休克療法”造成宏觀經濟失控和管理混亂。此后,俄羅斯采取了更為務實穩健的經濟政策,經濟上取得一定進展。普京上臺以來,十分重視發展經濟,奉行穩定經濟為主的方針,搞可控制的市場經濟。使俄羅斯經濟已連續多年獲得增長,國力增強。 (2) 俄羅斯獨立后,實現三權分立體制。1993年12月,新憲法確定了總統共和制的國家政權體制。 考點4俄羅斯外交政策的調整 (1) 獨立之初,一度奉行親西方的外交政策,但很快被證明行不通。1993年大選后,俄羅斯從實行“一邊倒”的方針調整為“以西為主,東西兼顧”的“雙頭鷹外交”。其總的目標是,復興俄羅斯,重新確立俄的大國地位,維護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為本國改革和發展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具體政策是,加快獨聯體一體化進程,鞏固俄的盟主地位;與西方關系強調“利益均衡”,既合作又斗爭,在北約東擴問題上采取既強硬反對又有限妥協的“軟”“硬”兩手政策;力爭亞太外交有實際突破,以發揮歐亞大國的作用;特別積極地發展對華關系,著手建立和完善面向21世紀的俄中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有重點地恢復發展與第三世界國家的關系,特別是與南亞和中東國家的關系。經過幾年的調整,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爭取到了更多的回旋余地。 (2) 普京上臺后,強調“務實外交”,總的原則是最大限度維護俄羅斯的國家利益,為俄羅斯國家復興服務。在做法上,重視“內部目標高于外部目標”;突出俄羅斯外交政策中的經濟色彩;強化俄羅斯的核威懾能力;調整與大國的關系;加強與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關系;視獨聯體為“戰略利益范圍”,把同獨聯體國家發展關系作為其對外政策的“絕對優先方面”。經過幾年努力,俄羅斯大國地位有所恢復,在國際舞臺上發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將是構筑未來多極化世界的重要力量之一。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