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當今時代主題與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一、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主題 考點1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 (1)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這是因為:①和平與發展不僅是當今世界的最重要問題,而且反映了當今世界形勢的基本特征;②當今世界存在的許多問題,如局部戰爭問題、能源問題、生態環境問題等,根本出路在于促進和平與發展;③和平與發展日益成為世界人民最為關心的兩大根本問題。 (2) 和平問題:①和平包括世界總體和平與局部和平。當代世界和平問題,首先是指防止世界大戰和核戰爭的爆發,也包括反對和制止局部戰爭、常規戰爭,以及針對軍備競賽尤其是核軍備競賽而進行全面、徹底的裁軍活動。②和平問題是當今世界的根本問題,這主要是因為戰爭的手段和特點發生了質的變化,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根本性的威脅。③維護和平的主要途徑:堅定不移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積極推動裁軍和軍備控制,消除戰爭隱患;發展和壯大世界和平運動,維護世界和平;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發揮聯合國在協調和解決地區沖突中的作用;努力解決南窮北富擴大的問題。 (3) 發展問題:①發展一般指以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為中心的整個世界的共同發展和繁榮。發展問題的核心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②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的核心問題,這主要是因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遇到嚴重困難;發達國家仍需發展,但阻礙發展的危機很突出;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向各國提出了新的挑戰。③發展之所以成為問題,其深刻原因主要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惡果;軍備競賽的負擔;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的破壞。④謀求世界共同發展的途徑主要有:改革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推動南北對話,改善南北關系;加強南南合作;制定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處理好開放和維護民族利益的關系。 考點2全面理解提出時代主題轉換的依據和意義 (1) 鄧小平提出時代主題轉換的依據:①戰爭危險依然存在,但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力量的增長。②引發世界大戰的因素減少,世界可以繼續維持相對穩定的和平局面。③經濟全球化也使發展問題上升為全球問題。④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關系的重點發生轉變。⑤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已成為時代的潮流。 (2) 和平與發展是對二戰后總體國際形勢和時代特征的科學判斷,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①這一論斷高度概括了當今時代的新變化、新特點,對馬克思主義做出了重大發展。②改變了世界大戰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觀點,為我國及時調整國內外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便于我們在紛繁復雜的國際斗爭中取得主動。③展示了社會主義國家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標和任務,有助于團結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謀求發展的力量,共同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發展的事業。 二、 和平與發展的相互關系 考點3世界和平是促進發展的前提條件,各國的共同發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 和平與發展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相互促進,相互制約。 (1) 維護和平是促進發展的基本前提。只有維護世界和平,才能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保證各國集中精力加快發展。 (2) 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和繁榮,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發展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有力因素,有助于阻止和消除世界的不穩定因素。 (3) 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發展,在發展中促和平,是人類社會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條件。 考點4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正確途徑 (1) 當今世界的根本問題是和平,核心問題是發展。和平與發展兩大課題至今一個都沒有解決。這是因為:①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威脅著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非傳統安全問題更趨突出。②世界一些地區還存在戰爭和動亂。③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不平衡更加嚴重,南北發展差距越拉越大。④關系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日益突出。⑤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還未得到根本改變。 (2)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正確途徑是,積極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同時還須做出以下共同努力:①積極推動世界走向多極化,尊重各國和各國人民的意愿與利益。這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基礎。世界多極化有利于體現各國和各國人民的共同意愿與利益,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于促進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協調平衡發展。②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凝聚各國人民的力量解決面臨的突出問題。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各國共同解決,全球性的挑戰需要各國合作應對。任何一個國家和一種力量都不可能也沒有能力來獨自完成這個任務。③尊重世界的多樣性,保證各國和睦相處、相互尊重。各種文明和社會制度應該而且可以長期共存,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④正確引導經濟全球化,促進各國實現共同發展。⑤樹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努力營造長期穩定的國際和平環境。
考點5和平與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南北問題 (1) 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南北問題。南北問題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關系問題。 (2) 南北問題的核心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問題。這是因為:①20世紀80年代后,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遇到嚴重困難,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日益擴大。②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不僅是世界經濟問題,而且是世界政治問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繁榮是世界保持穩定的基礎,是世界維護和平的保障。 三、 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考點6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的基本特征與實質 國際舊秩序是指以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剝削掠奪為特征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其基本特征在政治上主要表現為“強權即公理”,實質是維護超級大國的霸權地位;在經濟上表現為資本主義在國際生產和流通領域里的壟斷,實質上維護壟斷資本的國際剝削。總的來說,國際舊秩序的實質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考點7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容,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2)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基礎。這是因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①是正確處理國家關系最基本的國際關系準則,反映了新型國際關系的本質特征,符合聯合國的原則和宗旨;②是一套完整的行為規范,比其他原則更全面、更合理;③是和平與發展的要求,是由多極化趨勢的現實所決定的,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④經受住了歷史考驗,歷史和現實證明,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的國際新秩序是完全可行的。 考點8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1) 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的需要,是繁榮和發展世界經濟的需要,也是維護發展中國家根本利益的需要。建立國際新秩序,最核心的問題的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2) 中國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①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其核心是所有國家獨立自主,一律平等;②充分發揮聯合國在建立國際新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③要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3) 美國關于國際秩序的構想:①美國必須是國際新秩序的“領袖”和“燈塔”。②以美國為榜樣,用美國價值觀改造世界,按美國模式建立國際新秩序,即美國式單極世界。③建立一套以美國軍事力量為保障的國際安全結構。④注重利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為美國利益服務。美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實質是要實現美國獨霸世界的目的。 日歐關于國際秩序的構想:①建立以西方價值觀、社會政治制度和市場經濟為基礎的國際新秩序;②美日歐在國際新秩序中分享領導權。 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的構想,具體內容雖有所不同,但本質都是舊秩序的變種,因而遭到世界人民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反對。至于它們之間的分歧,主要原因在于各自爭奪建立所謂“國際新秩序”的主導權。 (4) 建立國際新秩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斗爭與協調的過程;從根本上說,國際新秩序的建立取決于各種力量的對比及其相互間的分化與組合。應當充分發揮聯合國在建立國際新秩序方面的作用。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