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考點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依靠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 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是黨和國家的基礎力量,是同社會大生產相聯系的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導力量。廣大農民是我國現代化事業發展中人數最多的依靠力量。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和教育科學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農民始終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依靠廣大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考點2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社會各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1) 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新社會階層包括: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 (2) 新社會階層是在黨和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允許下出現的,是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和社會主義上層建筑主導國家政治經濟生活的總條件下存在和發展的。他們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①他們大多數都是勞動者,是從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干部隊伍中分化出來的。②他們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為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做出了自己的貢獻。③他們中有一部分人即使占有生產資料和雇傭工人,也不同于社會主義改造前的私營工商業者。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力量,把新的社會階層中的廣大人員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從實際出發,尊重實踐、尊重群眾得出的科學結論。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考點3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黨的性質的這一表述,切合我黨的歷史發展和現實狀況,符合時代要求,有利于我黨始終堅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考點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正確方向;才能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取得進步;才能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創造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和社會環境;才能正確處理各種復雜的社會矛盾,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有效地組織和領導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總之,黨的領導地位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 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考點5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重要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改革創新的事業,我們黨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1) 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是世情、國情、黨情發展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黨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課題新考驗,迫切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 (2) 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是對黨的建設的全面要求。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3) 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從根本上說,就是要確保黨的各個方面建設更好地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 考點6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不斷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 (1) 先進性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特征,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黨的先進性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建設的根本任務,抓住了先進性建設,就抓住了黨的建設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關鍵。 新時期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堅持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二是堅持勤奮學習,扎扎實實地提高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領;三是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始終不渝地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四是堅持勤奮工作,兢兢業業地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五是堅持遵守黨的紀律,身體力行地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六是堅持“兩個務必”,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2) 政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是政黨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依托。一個政黨能否奪取政權,能否鞏固政權,關鍵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是堅持黨的性質、完成黨的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適應社會階層新變化的客觀需要,是從世界上一些執政黨興衰的歷史中獲得的重要啟示。 考點7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1) 指導思想: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核心,以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為關鍵,以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重點,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為基礎,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2) 總體目標: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成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永遠保持先進性、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3) 主要任務:按照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
| 熱門資料下載: |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考研政治沖刺《鄧論》重點考點預測分析第十一章 |
|
|

報考直通車 |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