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考點1人民民主專政是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 (1) 我國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是新型民主與新型專政的統一。 (2)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是無產階級專政。主要表現在:第一,我國人民民主專政也是以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國家政權。第二,我國人民民主專政也是新型民主、新型專政的國家政權,也是絕大多數人享有民主權利而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第三,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在成為全國政權以后,就開始擔負社會主義改造,保衛社會主義制度,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 (3) 人民民主專政的中國特色:第一,在階級結構上,人民民主專政科學地表明了我國的階級狀況。第二,在政黨關系上,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第三,在概念表述上,人民民主專政符合我國國情,有它突出的優點。 考點2鞏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 (1) 現階段,我國剝削階級作為一個階級已經被消滅,階級斗爭已經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但國內階級斗爭還將在一定范圍內存在,而且在一定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因此,必須堅持和鞏固、完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否則就會斷送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 (2) 鞏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就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基層民主建設。 考點3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是我國的政體,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它在全部國家政治生活中處于首要地位。一切權利屬于人民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 (2)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它最大的特點和優勢。 (3)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第一,必須充分發揚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第二,必須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不斷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第三,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4) 我國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①“三權分立”是指把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利,分別由議會、政府、法院獨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這種制度有利于調整資產階級內部的利益矛盾,有利于維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但其弊端是國家力量難以集中,缺乏效率。②“三權分立”不適合我國的國情。第一,歷史文化傳統、經濟發展和社會制度的制約。第二,資產階級所謂的“三權”歸根到底是資產階級的統治權。第三,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決定了我們只能實行“議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我國的三權也有分工,但立法居首,行政、司法從屬,它們不是平行分立的關系,這有利于保證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考點4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它不同于西方的多黨制、兩黨制,是我國政治制度的一大特點和優點。 (1)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特點和優點。第一,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第二,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共同任務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指引下,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而奮斗。第三,各民主黨派都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第四,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 (2) 多黨合作的主要方式:第一,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加人大、政協參與管理國家和參政議政。第二,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通過多種渠道實行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第三,吸收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中的優秀人才到國家機關擔任領導職務。 (3)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它對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鞏固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促進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考點5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 民族區域自治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適合我國國情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所謂民族區域自治,就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管理本民族事務的制度。 (2)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和意義。第一,有利于保障各少數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力。第二,有利于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第三,有利于調動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四,有利于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進步。第五,有利于維護和鞏固國家的穩定統一。 考點6堅持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1) 基層民主是我國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階層人士,在城鄉基層政權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基層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權利,包括政治民主、經濟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內容,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具有全體公民廣泛和直接參與的特點。 (2) 基層民主不僅是一種基層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為國家制度民主的具體化,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黨的十七大首次把堅持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圍。這是因為:一方面,發展基層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工作。另一方面,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發展基層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養,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進一步創造條件。 (3) 擴大基層民主的重點,是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我國已經建立了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 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民主自治體系。廣大人民在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對所在基層組織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民主自治,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最直接、最廣泛的民主實踐。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