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部分真題
來源:發布時間:2009-05-0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總體分析:
4月26日的四川申論考試題材內容是繼江蘇省考,湖南選調生考試再一次考到關于大學生就業的問題。可謂熱點中的熱點。很多考生在考前都有一定的關注,但是通過材料之后還是能發現很多不一樣的作答要求。
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共有10則材料,閱讀量大約在5000字左右,維持在一個跟以往較為接近的水平。作答要求也是傳統的三段論。即:歸納概括、提出對策和申明論述。但是題目中有細微的差別。
據大部分考生反映,此次考試題目的難度不大。大約2個小時考場就已經有一半以上的考生交卷了。但是通過老師的分析,雖然2009四川申論的難度并不大,但是想得到高分還是比較難的,尤其是第二題中的通知題型,有很多細節問題考生在短時間內尚無法掌握。
材料分析:
材料1:材料重要講述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大學生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引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以及四川省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
材料2:簡單闡述大學生就業難可能給社會帶來的隱患。高校畢業生在求職現場遭遇的“投簡歷無門”狀況。
材料3:大學生就業觀念上的錯誤,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大學生在就業的時候,對行業、城市的選擇有一定的狹隘性。造成“長期跑農村,沒多大前途”的觀念。
材料4:社會招聘過程中,過分要求經驗和專業技能。是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又一個因素。企業追求“懂技術,會管理,創效益”的模式,希望降低用人成本。“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招聘標準對于畢業生而言,要求過高。
材料5:在就業過程中,部分企業存在性別歧視的問題,在招聘過程中,對女性有過于嚴格的要求,造成在機會、標準、薪酬、權益和行業等五個方面的不平等現象。
材料6:材料6是整個申論中的重點材料,內容要點比較多,對于整個文章的寫作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闡述了幾年前的大學生擴招事件給當下的就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擴招的同時也導致了教育質量的下滑。雖然有關部門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卻導致了大學生就業率造假等現象。(文章后附材料6)
材料7:“兩會”有關人士倡議有關部門建立就業數據庫,對畢業生去向做跟蹤調查,給與大學生就業指導。而社會上也存在對畢業生就業中的苛刻條件。
材料8:材料通過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文澤平和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朱煒的兩則事例,鼓勵大學生發揚艱苦分口,自強不息的作風。走自主創業之路。
材料9:材料通過對一名學習成績并不優異的義烏工商學院的楊浦剛同學通過網絡方式進行自主創業。
材料10:我國正處于失業率較高的情況中,就業形勢嚴峻。中央、國務院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而四川政府也倡議促進高校積極就業,保證四川今年的高校就業率能夠達到80%。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