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戰略 (1)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和發展格局 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分工合作、協調發展。 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東中西良性互動,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趨向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2)實施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 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西部地區要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通過國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區域合作,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東北地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在改革開放中實現振興。中部地區要依托現有基礎,提升產業層次,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在發揮承東啟西和產業發展優勢中崛起。東部地區要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率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率先發展和改革中帶動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 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和財政性投資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加快發展。健全市場機制,打破行政區劃的局限,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引導產業轉移。健全合作機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協作和技術、人才合作,形成以東帶西、東中西共同發展的格局。 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要繼續發揮對內地經濟發展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加強區內城市的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增強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繼續發揮經濟特區、上海 浦東新區的作用,推進天津 濱海新區等條件較好地區的開發開放,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是在新世紀新階段,中共中央、國務院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天津濱海新區已經具備了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基礎。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利于提升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實施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有利于探索新時期區域發展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