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是()。 A.實踐 B.運動 C.靜止 D.時間和空間 [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物質世界處于永恒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科學證明,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從無機界到生命有機界直到人類社會,不運動的物質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質也只有在它的運動中才能被人們認識。另一方面,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一切運動的承擔者。科學證明,各種運動形式的主體都是物質,世界上不存在沒有物質的運動。人的心理活動誠然屬于精神活動,但它總是同人的生理活動緊密相連,是以人的生理活動為其物質基礎的,脫離人的生理活動的純粹的心理活動或純粹的精神活動是根本不存在的。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2.物質只有在它的運動中才能被人所認識,但為人們認識和利用事物提供前提條件的是()。 A.時間 B.空間 C.絕對運動 D.相對靜止 [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相對靜止的意義。 正如恩格斯所說,物質的屬性只有在運動中才能顯示出來,但是在物質運動中又包含著暫時的、有條件的、相對的靜止。靜止是相對的,但并非單純消極保守的,它也有積極的意義:首先,靜止是運動的量度,不理解靜止,也就無法了解運動。任何事物相對靜止的狀況都是它過去的運動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將來運動的出發點。只有了解事物的相對靜止的狀況,才能清楚地了解它過去的運動,猜測它將來可能發生的變化。其次,不了解相對靜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質的多樣性。物質的多樣性是從物質自身的永恒運動中產生的,但只有在物質的相對靜止中才能顯現出來;絕對運動是產生形形色色的不同物質形態的根源,而相對靜止則是這些不同形態的物質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條件。因此,只有承認事物的相對靜止,才能區別事物,對事物進行確定的分析,并把握其確定的性質。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3.“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說明()。 A.物質和運動的統一 B.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C.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的統一 D.時間和空間的統一 4.“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這一詩句體現了()。 A.物質和運動的統一 B.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C.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一 D.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 [命題分析] 這兩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系。 運動和靜止是絕對和相對的關系,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相對靜止有兩種基本情形:一是機械運動中特定事物之間沒有發生位置移動;二是事物處于量變階段,沒有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只有承認相對靜止的存在,才能堅持物質世界永恒運動的觀點。在事物相對靜止的狀態下,才能說明某一運動是什么事物的運動和什么形式的運動,才能找到衡量該運動的尺度。 運動和靜止是相互統一、相互包含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割裂二者的關系就會犯兩種錯誤:夸大相對靜止否認絕對運動是形而上學錯誤;夸大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會導致相對主義、詭辯論的錯誤。這兩題的正確答案都是B選項。 5.“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的觀點是 ()。 A.形而上學的觀點 B.相對主義的詭辯論 C.辯證法的觀點 D.不可知論的觀點 [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運動和靜止關系上的錯誤觀點。 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辯證統一,要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形而上學的不變論,把事物的相對靜止絕對化,否認事物運動的絕對性。一種是相對主義的詭辯論,夸大事物的絕對運動,把任何事物都看作是瞬息萬變、不可捉摸的,否認事物之間存在著質的差別和事物質的相對穩定性。 “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這是東晉僧肇的觀點,是指凡是從現實觀點看來處于運動變化中的事物、甚至處于劇烈變動中的事物比如狂風呼嘯、河水奔流、野馬奔騰,他都認為是安靜異常,根本不存在運動變化。這是典型的用靜止觀點看問題的方法,是形而上學的。另外,要注意這類觀點的前提是唯心主義的,佛教首先把整個物質世界看作幻象,佛教形而上學自然會把運動看作幻象,這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相結合的哲學觀點。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考研政治輔導之考研政治試題精華解析002 |
|
閱讀下一篇:考研政治輔導之考研政治試題精華解析004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