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經濟已融人世界經濟,經濟全球化必然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機遇與挑戰同在。 (1)技術擴散、規模經濟、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有利于我國制造業水平的提升和產品出口。 (2)世界經濟低速增長和發達國家低利率政策有利于我國吸引外資,加快發展我國經濟機遇。 (3)同時面臨更大的外部沖擊和激烈的國際競爭:(挑戰) ①貿易、生產、金融的全球化國際風險增加,而我們的抗擊能力相對薄弱。 ②國內經濟發展中的人口、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通貨緊縮與通脹,農業與農村經濟問題,就業問題等壓力大而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存在。 必須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建立主權平等互相依賴、利益共享的新型經濟關系。共贏共存。 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1)對外開放是基本國策,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要積極走向世界,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2)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3)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有機結合。 (4)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后勁。 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合作與競爭,提高國際競爭力 (1)國際市場競爭已日益深入到國內市場,我們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與合作。 (2)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①有利于彌補國內資源和市場的不足。 ②拓寬經濟發展空間。 ③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3)競爭與合作相輔相成,基礎在經濟實力,我們增強國力才能在競爭與合作中雙贏。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兩種社會制度的并存和發展 (1)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并存和發展將是長期的現象。 ①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復雜性、曲折性決定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長期性,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內部調整使生產關系所能容納的生產力仍有較大的空間; ②社會主義國家正處于成長期,先進的社會制度代表社會發展方向具有強大生命力,但原有經濟基礎薄弱,仍屬于科技、經濟實力較弱的發展中國家,需要加快發展,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需要一個較長時期的發展過程。 (2)面對兩種社會制度的并存和發展,我們要做到: ①善于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學習、吸收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生產力的經驗和成果。 ②減少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③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活力充分地體現出來,最終戰勝資本主義。 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基本概念的考查:(主要考查五個方面的問題)。 (1)基本概念的劃分標準; (2)基本概念的基本含義; (3)基本概念之間的區別; (4)基本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如1997年理科:相對剩余價值是超額剩余價值產生的前提); (5)基本概念劃分(區分)的意義(如:把資本劃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其意義在于……)。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考研政治輔導講義之核心考點資料007 |
|
閱讀下一篇:考研政治輔導講義之核心考點資料009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