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注意事項 : 1. 本試卷 , 滿分 100 分 , 答題時間 90 分鐘。 2. 本試卷分第 I 卷、第 II 卷 , 第 I 卷為選擇題 , 答案用 2B 鉛筆涂在答題卡上:第 II 卷 為非選擇題 , 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3. 交卷時只需交答題卡和答題紙 , 試題自己保留。 第 I 卷 ( 選擇題 , 共 50 分 )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 , 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每小題 1 分 , 共 30 分 ) 1 中國三大自然區劃分的依據是 A. 植被和土壤 B. 土壤和氣候 C. 氣候和地貌 D. 地貌和植被
2 東部季風區內部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熱量條件的差異 B. 水分條件的差異 C. 垂直高度的差異 D.地帶性差異
3 我國陸地最低處位于 A. 東部季風區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區 C. 青藏高寒區 D. 大陸鄰近約海區
4 劃分三個經濟地帶依據的是 A. 自然條件 B.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C. 歷史背景 D. 產業結構
5 考慮到東部地帶資金、科技實力和中部地帶的資源情況 , 今后可將哪類工業逐步由東部向中西部轉移 A 勞動力密集型 B. 資金密集型 C. 技術密集型 D. 市場指向型
6 我國國土整治難度較大的原因正確的是 A. 我國國土遼闊 , 自然資源豐富多樣 B. 我國地大物博 , 人口眾多 C. 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很快 D. 我國經濟基礎較差 , 科技發展水平較低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蝕的一種主要形式 , 現在我國的水土流失十分嚴重 .據此回答 7--8 題 : 7 下列敘述 , 正確的是 A. 黃土高原在秦漢以前就已是千溝萬壑的狀態 B. 據研究 , 人為因素是形成本區現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C 治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進行自然條件的改造 D. 黃土土質疏松 , 垂直節理發育 , 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8 三峽工程成敗的關鍵是 A. 資金 B. 工程技術 C. 移民 D. 長江截流
9 建設三峽工程的首要目標是 A. 防洪 B. 發電 c. 灌溉 D. 航運
10 長江三峽工程的興建 , 在航運上的突出意義表現在 ①使川江河道加寬 , 加深 , 增加了航運能力 ②淹沒險灘 , 使水流趨緩 , 提高了航運的安全性 ③可從根本上改變整個長江河段的航運條件 ④上游能增加運輸噸位 , 降低運輸成本 , 真正發揮 " 黃金水道 " 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1 上海把名牌 " 白貓 " 洗滌品轉移到萬縣生產這對雙方的好處是 ①對發達地區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 , 使之能更有效地發揮優勢 ②當地引進技術并利用產品聲譽 , 市場 , 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③吸納了移民就業 , 解決了部分移民安置問題 ④各取所長 , 互惠合作 , 體現了全國對庫區開發建設和經濟發展的支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 對黃淮海平原的地貌具有決定性影響的地質作用是 A. 河流的堆積作用 B. 流水的侵蝕作用 C. 風化作用 D. 地殼的上升運動
13 黃淮海平原的主體部分是 A. 西部緩斜平原 B. 中部沖積低平原 C. 西部濱海平原 D. 中西部沖積低平原和濱海平原
14 整治鹽堿地工作的核心是 A 以治沙為中心 B. 以治水為中心 C 以治地為中心 D. 以種植為中心
15 黃淮海平原發展農業的三大障礙是 A. 大風、干旱和洪澇 B. 旱澇、鹽堿和風沙 C 春旱、寒潮和風沙 D. 暴雨、洪澇和鹽堿 16 南方低山丘陵之所以成為回歸沙漠帶上的 " 綠洲 ", 主要原因是 A 不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B. 受西風帶影響 C. 受夏季風影響 D. 受緯度位置影響
17 南方丘陵山區發展農業的優勢氣候條件是 A. 光、熱 ? 水資源相當豐富 , 且大部分地區配合較好 B. 全年氣候溫和各地都不會受到低溫陰雨的影響 C. 降水年內分配均勻 , 基本不受干旱的影響 D. 各地都不受氣象災害的影響 , 對發展農業很有利
18.東北區玉米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是 A. 三江平原 B. 松嫩平原北部 C 松遼平原D. 遼河平原南部
19 河南省商城縣在農業資源綜合開發方面的特色是 A. 優勢資源的系列開發 B. 發展立體生態農業 C. 實行企業化種植園 D. 木材加工出口創匯
20 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 , 要使其真正實現 , 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是 A 人口遷移問題 B. 農民的生活能源問題 C. 育林區的管理問題 D. 農民的耕地問題 21 保護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辦法是 A. 秸秤還田 B. 增施化肥 C. 植樹造林 D. 焚燒秸秤
22 下列商品糧基地 , 提供商品糧比重在全國最大的是 A. 江漢平原 B. 太湖平原 C 松嫩平原 D. 三江平原 23 北丘洼土壤中水鹽運動的特征是 . A. 春秋返鹽 , 夏季淋鹽 , 冬季鹽分相對穩定 B 冬季返鹽 , 夏季淋鹽 , 春季鹽分相對穩定 C 秋季返鹽 , 夏季淋鹽 , 春秋鹽分相對穩定 D. 秋冬返鹽 , 夏季淋鹽 , 春秋鹽分相對穩定
24 影響大西南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特征的主導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地形地勢 D. 氣候
25 我國最大的扶貧項目是 A. 南水北調工程 B. 三峽工程 C. 滇藏公路 D. 南昆鐵路
26 下列哪項不屬于海南島的特色經濟 A. 熱帶水果、生態旅游、海水養殖 B. 天然飲料、天然化妝品、清潔造紙 C. 油氣化工、汽車制造、化纖紡織 D 生物醫藥、熱帶花卉、綠色化工
27 瓊州海峽位于 C. 臺灣島和澎湖列島之間 D. 中沙群島和西沙群島之間
28 下列關于上海浦東新城區規劃的敘述 , 正確的是 A 浦東新區將全部建設成為城市化地區 B. 浦東新區采取以黃浦江為南北發展軸與綜合組團發展相結合的布局形態 C. 浦東新區的地域結構采取同心圓模式 D. 浦東新區內部全部采取快速干道組成交通網絡
29 下列有關西南地區資源與所在地區連線正確的是 A. 四川――煤 B. 貴川――天然氣 C. 云南一一巖鹽 D. 廣西北部灣一一石油
30 目前上海市面臨的最主要的人口問題是 A 人口老齡化 , 青壯年賠養照顧眾多老人負擔過重 B. 衛星城鎮人口比重大 C 人口基數大 , 自然增長率高 D. 人口年齡構成輕 , 生育高峰壓力大 轉貼 二雙項選擇題 ( 每題 2 分 , 共 20 分 ) 31 東部經濟地帶經濟發展水平高 , 經濟發展速度快的原因有 A. 主要位于東部季風區內 , 氣候濕潤 , 雨熱同期 , 農業發展條件優越 B. 改革開放首先從西部沿邊和東部沿海起步 , 具有區位和政策優勢 C. 地處亞歐大陸腹地 , 地域遼闊 , 承東啟西 D. 歷史上形成的社會經濟基礎雄厚人們的思想觀念比較開放
32 關于地理信息技術的敘述 , 正確的是 A 對地理空間數據進行輸入、管理、分析和表達 B. 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全面的資料 C. 地理信息技術是地圖的延伸 D. 能在全球范圍內適時進行導航和定位
33 “西電東送”工程的重要意義在于 A. 彌補東部地區電力消費的缺口 B. 加速新疆的經濟開發 C. 減少東部地區的環境污染 D. 改善西部地區的能源消費結構
34 我國沿海地區實行 “伏季休漁”, 長江流域實施 “春季禁漁”其目的是為了 A 增加資源 , 補充群體數量 B. 增加當年的漁業收入 C 保護沿海地區和長江的水質 D. 保護這些地區的生態平衡
35 形成海南島自然環境環帶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離海遠近的差異 B. 地勢高低的差異 C. 緯度位置的差異 D. 人類活動的差異
36 針對東北區的土地、森林 .氣候資源等自然條件和良好的工業基礎 .東北區將建設成全國性 A 商品糧基地 B. 商品棉基地 C. 林業基地 D. 牧業基地
37 有關西南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本區礦產資源儲量居世界第一的有釩、鐵、辭 B.: 本區生物資源和物種資源位居全國第一 C. 廣東省是西南地區對外聯系最近便的出海門戶 D. 滇南谷地是我國主要的熱帶作物基地
38 西南地區有較高航運價值的河流是 A 川江及其支流的中下游河段 B. 廣西境內的西江水系 C. 貴州境內的烏江水系 D. 西藏域內的雅魯藏布江水系
39.列下列有關上海市的敘述 , 正確的是 A 上海市聯系全國鐵路網的鐵路線主要有北、西、南三條路線 B. 上海市的經濟影響可擴展到西北地區 C. 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是上海市優越的區位條件之一 D. 上海市是我國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交通樞紐
40 上海市城市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規模擴大 B. 城市基礎設施相對滯后 C. 城市管理混亂 D. 城市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迅速擴大 第 II 卷〈非選擇題 , 共 50 分〉 三、非選擇題 ( 本大題共 4 小題 , 共 50 分〉 41. 讀”我國西氣東輸主干道走向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6 分〉 (1) 天然氣按形成和來源分屬于來自 的能源 , 與煤炭相比具有的優點是 (2) 寫出西氣東輸主干道的起點和終點 : A (泊氣自) B 市 (3) 為天然氣東輸提供氣源的有圖中的 C 盆地 ,D 盆地 , E 盆地 以及 地區。 (4) 管道輸送天然氣的特點 (5)“西氣東輸”工程 , 對加快西部地區開發的主要意義是 (6) “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 , 將對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產生的有利影響是 ?
(7) 圖中 F 是我國著名的 灌溉農業區 ,G 為全國重要的 基地。
42. 分析下圖, 并按要求回答 : (9 分〉
(1) 圖中圓內裸地表示沙層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 ? (2 分 )
(2) 如 A、B 均為“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區 , 造成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 (2 分 )
(3) A 圖的荒漠化表現為 , B 圖中的荒漠化表現為 。 (2 分 ) (4) 這種荒漠化主要分布在 , 常常可以在 和 草原等地見到。 (3 分 )
43 讀“黃土高原位置圖”示意圖 , 完成下列要求 ( 15 分 : ) (1) 填出圈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 : 山脈 : A B 省會名稱 : C D (2) 黃土高原的生態系統十分脆弱 , 主要表現在A ;B 。 (3) 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的特征是 , 水土流失是形成這一自然景觀的主要原因 ,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主要有 :A ;B ; C 。 (4) 小流域綜合治理是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小流域綜合治理的 重點是 。治理中 措施、 措施和 措施三者并用 , 有機結合 , 效益互補。 44. 讀圖中 A 、 B 、 C 圖 , 回答問題 (10 分 ) (1)A 、B 、C 三圖都表示我國不同地區的立體農業模式。其中 : A 模式分布在 地 區 ; B 模式分布在 地區 ; C 模式分布在 地區。 (2)A、B、C 三種立體農業模式 , 在國土整治中都遵循的共同原則是 (3) 寫出三種模式的名稱 : A , B ,C 。 (4)A 、 B 、 C 三種立體農業模式 , 有哪些經濟和環境效益 ?(3 分 ) |
高校招生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7年1月江蘇省南京市質量調研高三地理試題 |
|
閱讀下一篇:2009年全國高考1卷真題及答案匯總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學院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京大學韓國留學班2010年火熱報名 [查看簡章] |
·中國政法大學美國留學3+2本碩連讀 [查看簡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內國外雙學歷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HND3+1留學可認證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