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又有幾所名校發布各自招生計劃。除了西安交大今年大幅提高自主招生比例,普招計劃有所減少外,其他高校均繼續在我省擴招。其中,廈門大學擴招13人,山東大學擴招20人,哈爾濱工程大學擴招22人。三所名校共擴招55人。 廈門大學:6大專業開設國際化試點班 計劃:在河南投放計劃指標135人,包括文科36人(含藝術類1人),理科99人。比去年計劃多13人。 今年,廈門大學的招生亮點是,將首次在經濟學、會計學、數學類、化學類、生物科學類和海洋科學類6個優勢學科專業,開設國際化試點班,主要核心課程(16門左右)全部采用英語教學。 新增專業方面,廈大的外交學(僑務方向)專業,將在國際關系學院面向全國進行文理科招生。專業錄取環節,有別于其他高校,廈門大學也認可加分政策,將按考生的投檔分(高考分加照顧分)進行專業投檔。 廈門大學去年在河南計劃招收122人,實際錄取了129人,包括文科32人,理科97人(含國防生2人,定向西藏就業1人)。 去年在河南的具體錄取分數線是:文科552分,最高分618分,最低分552分,平均分582.5分;理科599分,最高分653分,最低分603分,平均分618.2分。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志愿報考,專業錄取時加5分 計劃:今年在河南招生125人,其中文科9人,理科116人。 和清華等名校進行自主招生5校聯考后,該校今年的自主招生比例將大幅提高。目前,我省通過西安交大自主招生認定的考生,已經達到111人,是去年的兩倍多。 雖然普招計劃相應有所下降,該校招生辦副主任張四聰仍然承諾,2010年,西安交大對河南的整體招生量還是只增加不減少。 今年,西安交大一個招生亮點是,報考該校時,如果考生第一志愿第一順位填報該校,專業錄取時將加5分排隊投檔。因此,建議考生報考西安交通大學時,將其填在第一志愿第一順位上, 以獲得加分政策。 西安交大2009年在河南的錄取情況是:文科最高分589分,最低分568分,共錄取10人;理科最高分679分,最低分604分,共錄取174人。 山東大學:比去年擴招20人 計劃:在河南招生238人,比去年多20人,其中文科45人,比去年多12人;理科193人,比去年多8人。 山東大學實行按大類招生。幾類熱門專業在我省的招生計劃是:文科經濟學類3人,政治學類2人,法學類2人,新聞傳播類2人;理科電子信息科學類12人,生物科學類6人, 材料科學類12人。 去年山大在我省文科一志愿錄取最低分572分(高一本線20分),理科一志愿錄取最低分579分(高一本線12分)。 哈爾濱工程大學:比去年多22人 計劃:今年在河南計劃招225人,比去年多22人。 今年該校新增社會學(文)專業,在我省計劃招1人。核工程與核技術類和經濟學類均按大類招生,分別在我省招20人和6人。英語(文)專業,只招英語考生,且要求英語成績不低于110分,計劃在我省招3人。 在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招生計劃數的103%投檔。進檔考生專業錄取按分數優先原則,若考生高考總分相同,有學校認可加分的考生優先安排專業,其他考生按照數學、英語、語文順序優先為單科成績高者安排專業(英語專業英語成績高者優先)。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黑龍江:2010年3高校可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北京高考本科志愿5月12至17日填報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熱點專題 |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 ·北工大中加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 ·俄羅斯留學預科 高中留學直通車 [查看簡章] |
| ·IFP澳大利亞大學預科 半年制和一年制 [查看簡章] |
| ·北京大學2009年韓國留學班招生 [查看簡章] |
| ·清華"學術橋"加拿大本科方向招生簡章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 ·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