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本周五,復旦2010年自主招生面試即將舉行。在最后的備戰階段,去年曾在復旦自招中順利過關的“過來人”頻繁接到準學弟學妹的“面經”咨詢電話。在這些自招“過來人”的眼里,考官、考題并不像考生想像中的那么可怕,也沒那么多所謂的應試技巧可言。 ■考題題題圍繞生活學習展開 “你在家里和爸爸關系好還是和媽媽關系好?”在經歷過復旦自招面試的學生的回憶中,面試考題中不乏家常題。當然,諸如“如何統計上海公交車數量?”等刁鉆題目也常會碰到。多數考生總結說,不管是家常的還是刁鉆的考題,其實都是圍繞著考生日常學習、生活展開,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也成了考官偏愛的考題。 有些考官也會針對一些問題與考生進行辯論。復旦大學大一學生胡思宇曾在面試中圍繞“奧運會為什么不能在中國其他城市舉辦?”的問題與考官進行辯論。他說:“這雖是時政類問題,卻讓人無從準備,對個人的思維質量和反應速度有很高要求。看似比較大路化的問題卻要求你跳出常規視角,從比較獨特的角度來回答。” ■考官循循善誘、輕松閑聊 幾位大學教授在對面輪番發問,肯定得暈―――這是很多高三學子在備戰自招面試時最“怵”的問題。復旦法學專業學生潘泓說:“我一度以為復旦的面試將是非常可怕的煎熬,因為5個房間的每扇門背后都是一個未知的考驗。可真正推開了門才發現教授是如此友好,他們有時會問我的觀點,有時也會跟我一起討論。”事后,潘泓更愿意將面試看作是一次與學術大師輕松的閑聊,“我沉浸在談話之中,只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并且我能感覺到他們在面試過程中也想盡量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避免讓我緊張或尷尬,而能自如地暢所欲言”。 也有“過來人”表示,如遇到考生無從回答時,考官還會稍作提示,循循善誘,如果考生還是難以回答,他們會與考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與考生一起探討,了解學生的思路并且幫助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 ■考生深入了解自己遠勝研究技巧 多數復旦自招“過來人”都表示,一些應試技巧在面試中不適用。 復旦學生張佳駿坦言:“這根本不是一場考試,而只是一場交流,思想的流露,所以面試技巧、歷年面試真題完全沒有必要。” 無需準備應試技巧,考生又該如何更好地在面試中展示自己?復旦大學大一學生袁姝怡為考生支了招:“面試考題涉及面雖廣,但一般都是一些常識和熱點話題,即使有些偏門的問題也是想了解你的思維方式和應對能力,并非存心要難倒你。所以準備時倒不如多放一些精力在圍繞‘我’的話題上,清楚地認識自己,包括優缺點、愛憎、價值取向等。” 在眾多“過來人”給的“面經”中,“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成為高頻詞組,他們認為,在面試之前重新思考自己,整理從小到大一路走來的收獲和體會,才能在面試中表現出最真實而又與眾不同的自己,才能讓考官在短時間內對考生有所了解。所以即使是不善言談、老實木訥的學生,只要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也同樣可以讓考官記住。 ■家常題 ○你平時是怎樣學習的? ○如果以后發現很多人都比你優秀而失去了優越感,你會怎么樣? ○遇到困難一般會向誰傾訴? ○你在家里和爸爸關系好還是和媽媽關系好? ■刁鉆題 ○如何統計上海公交車數量? ○金融危機對農村有何影響? ○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為什么會冷淡? ○先秦諸子百家的看法中,你比較認可什么觀點?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北京物資學院航空、海乘5日面試 |
|
閱讀下一篇:湖大自主招生復試名單公布 北大清華可查分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俄羅斯留學預科 高中留學直通車 [查看簡章] |
·IFP澳大利亞大學預科 半年制和一年制 [查看簡章] |
·北京大學2009年韓國留學班招生 [查看簡章] |
·清華"學術橋"加拿大本科方向招生簡章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