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2017年4月,畢玉遂領銜的研發團隊創造了山東省專利許可費的新紀錄:他們的“無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學發泡劑”發明專利被山東一家新材料技術公司以5億元買斷20年獨占許可使用權。
“我們十余年的研發成果轉變成高價值的專利,然后高價轉讓,這不僅是我們研發團隊的功勞,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也功不可沒。”畢玉遂告訴記者,多虧了知識產權部門的挖掘和運營,才讓他們團隊的心血沒有“藏在實驗室無人識”。
據畢玉遂介紹,由于缺乏相應的核心技術知識產權,我國聚氨酯產業的發展長期被國外公司“牽著鼻子走”,每年承受著極高的專利使用費。從2003年起,他們的研發團隊開始著手研發新型發泡劑。2011年,經歷數千次失敗,他們成功研發了無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學發泡劑。但是,無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學發泡劑的創新成果如何轉化卻成了畢玉遂的一塊心病:“在提交專利申請的時候,需要說出具體的制備方法、基本原理等詳細的技術路線和過程,如果沒有專業人員來幫助申請專利,只要露出‘無氯氟’‘化學法’等關鍵幾個字,一些有技術積累和專利布局的國際大公司,靠公開的信息就能從中獲得啟示,不出幾年就會破解其中的關鍵技術,創造出新的替代技術。所以我一直不敢提交這方面的專利申請。”
但是,如果不申請專利保護,他們的研發成果就很難走向市場。直到2016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山東省知識產權局的工作人員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畢玉遂團隊的情況,剛好國家知識產權部門在挖掘和培育高價值專利,于是他們便迅速協調組織了專業知識產權服務團隊,主動上門為畢玉遂研發團隊開展服務,圍繞該技術已經提交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4件和PCT國際專利申請1件,成功構建了較為完整的專利保護體系,為高價值專利運營奠定了基礎。
最終,經過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聯合評價,此項創新成果的專利許可費用確定為5億元,并在談判中被許可企業所接受。因為該發泡劑可廣泛應用于聚氨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發泡,可應用于床墊、沙發、汽車座椅、冰箱、空調、集裝箱、供熱管道等,既清潔環保又可降低能源消耗,經濟價值巨大。
“畢玉遂研發團隊的成功案例,是國家知識產權局近一年多來挖掘和培育高價值專利的一個縮影,說明高校的科研成果有‘富礦’。”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雷筱云表示,高校是我國科技創新資源和人才資源最為豐富的地方之一,隨著我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修訂,大部分高校規定將不低于70%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凈收益劃歸成果完成人或科研團隊所有,作為獎勵和再研究基金,專利人實施專利轉化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高校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和挖掘工作正當其時。
除了上述的例子,國內高校有一大批代表性的高價值專利成功實現了技術成果的轉移轉化。比如2017年5月,同濟大學將該校王占山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裝置”的6件發明專利,以3800萬元的價格轉讓。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發展,除了知識產權部門在主動培育和挖掘高價值專利,國內部分高校在探索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打通專利轉化通道、激發師生創新熱情方面也取得明顯成效。
“現在市場不缺錢,很多企業家都在尋找投資機會,卻苦于沒有好項目,而我們高校積累了大量亟待產業化的技術。”中南大學 副校長周科朝說,“最近幾年,中南大學重點圍繞學校的優勢學科,比如裝備制造、新材料、信息、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挖掘高價值專利,進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嘗到了甜頭。”
“中南大學為便于科研人員安心從事科研,成立了專門的技術轉移中心,將一系列專利申報審批程序交由技術轉移中心工作人員代為辦理,技術轉移中心通過對外招標,每年優選10家服務水平好、能力過硬的專利代理機構為科研人員撰寫高質量的專利申請,為高質量的專利轉移轉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周科朝說。
“每成功轉化一項創新成果,我們都會進行公示,轉化費用一目了然。學校按照國家規定,以知識產權作價出資獲得企業股權或資金時,由權利人及其團隊擁有70%,因此巨大的經濟回報會對科研人員產生較大觸動,能從根本上調動科研人員從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積極性。”中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主任李昌友告訴記者。
周科朝表示,高校的有效發明專利,就像是一座還未大規模開采的金礦。只要充分挖掘,很多專利都具有高價值。以中南大學為例,截至2016年年底,學校一共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921件。目前,中南大學依托學校高價值專利創辦的企業已超過150家,僅2017年上半年,學校已實現技術轉讓45項,最近幾年學校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獲得的進校橫向科研經費已達16.18億元。
西南交通大學則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制度,學校與職務發明人按照30%和70%的比例共享專利權。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局長謝商華說:“相較于學校擁有職務科技成果的全部專利權、科研團隊僅享有專利轉化收益的制度,西南交大這種讓職務發明人擁有科研成果‘所有權’的做法,更有效地激發了科研人員推動成果轉化的動力和熱情。這種新辦法施行1年多以來,已有超過150項職務發明專利完成了分割確權,8家高科技創業公司成立。”
高校高價值專利轉化 還有哪些“攔路虎”
根據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2017年3月公布的中國高校有效發明專利榜,截至2016年年底,在榜單前50名的高校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總量就有116156件。排在前5名的高校分別為:清華大學8002件、浙江大學7764件、哈爾濱工業大學5007件、東南大學 4665件、上海交通大學4494件。
“雖然最近一兩年高校的高價值專利轉移轉化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相比較高校龐大的發明專利數量而言,目前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率還是比較低的。”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不少高價值的專利成果,特別是有效的發明專利,未能順利實現轉移轉化。
那么阻礙高校高價值專利轉化的,還有哪些“攔路虎”?
“目前,高校的高價值專利運營不夠仍是短板,缺機制缺平臺、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渠道不暢、機制不活。”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指出。
中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何煉紅說,高校普遍缺少擅長專利運營的專職知識產權管理人員,長期以來,一般高校的科研處人員,更多側重于組織項目申報、過程管理和成果評審驗收,而對成果轉移轉化投入精力少。
“高校的高價值專利,不僅要發掘,還需要主動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表示,高價值專利具有高技術含量、專業人員撰寫的高質量專利申請文件、良好的國內外市場前景等多方面特點,在技術研發之初和研發過程中,就要高度重視運用專利信息,做好評估評價,還需要專門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高質量地申請專利。總之,高價值專利的培育和運用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服務中介等多方主體共同發力。
雷筱云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持續加大引導和服務力度,鼓勵高校加強與企業、產業及專利運營機構等的橫向聯系與合作,完善專利運營平臺,進一步為高校專利成果轉化提供助力。(記者 袁于飛)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高校最新資訊,可關注育路高考網或者育路高考招生網:yuloogkzsw微信服務號,與小編在線溝通交流。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