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高校招生頻道,為考生提供專業的報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高考好專業 名校招生 在線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2017高考狀元調查:家庭環境自由開放,僅兩成陪讀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時間:2017-07-31 07:27:09

  近兩年“虎爸虎媽”式的教育受到了廣泛的探討,那么高考狀元們都出自什么樣的家庭,父母們又是如何教育他們的呢?

  2017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全國高考狀元發去了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回收40份有效問卷。多項題目的結果顯示,2017年的高考狀元家庭普遍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放養式教育,主要表現為父母很少干涉孩子學習,能夠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給予孩子開放自由的家庭環境。

  陪讀現象在狀元家庭中也有出現,但占比較少,40名高考狀元中僅有9名狀元在高中有過被陪讀經歷。接受采訪的陪讀狀元表示,陪讀不等同于依賴,而只是一種節省時間的學習方式,更多的是獲得生活上的支持與陪伴。

  狀元自律性強,與父母溝通順暢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在“父母對自己學習的參與程度”一項中,40位參與調查的高考狀元,沒有一位狀元的學習是被過分參與的,只有9位狀元是被較少干涉,其余均不被干涉,甚至很少被過問。

  “父母平時對我的學習不提要求,是比較寬松的,很信任我的學習能力。有時會關心一下我的考試成績,也會鼓勵我。”安徽省理科狀元申奧對父母的這種“適度關心”表示很滿意。廣西理科狀元方建勛向澎湃新聞介紹,“小學的時候父母還會指導我寫作業,到了初高中以后就很少過問我的學習了。”

  他認為,父母的這種“不過問”也是一種信任,讓他能夠迅速地學會照顧自己,獨立生活,合理安排時間,進而把控學習上的進度,這種看似“放權”的自由反倒推動著他在一步步前行。“有時候父母如果干涉過多,你也會很煩的不是嗎?我就喜歡他們這種恰到好處的關心,所以我才可以什么事情都能和父母攤開來說。”

  同樣的,江蘇文科狀元李天宇用“開放自由,寄予我自己最大空間的安排”來形容自己的家庭環境。李天宇說,自己的自控力和時間管理能力都比較強,“從小到大讀書都沒讓父母煩神過,學習很自覺,就算到了高三沖刺階段,晚自習10點半回家,收拾收拾就休息了,基本上能在11點前睡覺,很少學習到深夜。”

  在“平時與父母溝通的程度”一題中,八成的狀元表示溝通順暢,其中四成狀元認為自己與父母相處像朋友一樣,會時常交流自己的想法,沒有“幾乎無法溝通”現象的存在。

  安徽省理科狀元申奧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平時與父母的溝通,大多是生活上的問題,“我們會聊聊八卦,偶爾會詢問一下考試成績。”

  廣西理科狀元方建勛則表示,自己平時與父母在生活和學習上都會有一些交流,溝通挺順暢的,但有時也會發生一些小爭執,遇到這種情況,自己會主動與父母和好,“因為我也得體諒他們的辛苦,不能再惹他們生氣了。”

  當狀元們有壓力和煩惱時,大多會選擇自己消化。安徽省理科狀元申奧表示,“在別人考得比我好的時候,我會有壓力,但是這種事情也不會跟父母講,講了他們也會緊張。”江蘇文科狀元李天宇也表示,“有壓力也不會和他們講的,就靠內部消化和調節。”

  被父母潛移默化影響下的狀元

  孩子在父母所營造的環境中成長,并受此影響。據澎湃新聞2017高考狀元調查中“父母親學歷”一項的數據,父母親本科學歷占比最高。“父母親職業”一項中,公務員占比最高,其次為公司職員和教師。

  四川理科狀元黎雨佳的父親就是碩士學歷,平時對她在數學和理綜上指點的比較多。“具體的題目的解題技巧他已經不太記得了,指導主要集中在對學科學習方法上的指導。他經常購買家長網課學習,網課中會講解各個學科的學科特點以及學習技巧,他看了就會告訴我。”

  內蒙古理科狀元翁楚彬的媽媽是小學老師,“母親小學時候會給我檢查作業,初中時教我自己預習,平時多給自己買書看,幫助我養成了自主學習、認真嚴謹、腳踏實地的好習慣。”

  狀元的興趣愛好與專業選擇,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申奧表示自己在初中的時候,看到爸爸在學習電腦,自己就在一旁跟著學。就這樣跟著父親一起擺弄電腦,申奧不僅學會了基本操作,還學會了編程技術,培養出了愛玩電腦的興趣。這也決定了他大學的專業選擇——計算機專業。

  方建勛父母均為醫生,從小受到父母職業熏陶的他卻并不是一開始就決定當醫生的。“小時候也會夢想當科學家、發明家什么的啊,但是到了現在就明白職業的選擇總要和現實掛鉤,而父母的職業就給了我多一種選擇。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對醫生這個職業有了新認識:可以救人,從中體會到成就感。”

  6月24日《南寧晚報》曾報道稱,清華大學教授張艷春在南寧招生時,得知了方建勛的故事,決定為他開設綠燈,這也是清華大學協和醫學院首次在南寧招收生。

  父母陪讀,給予的是支持與陪伴

  父母陪同孩子讀書,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但據澎湃新聞的調查數據顯示,40名參與調查的高考狀元中,僅有9人在高中階段有被陪讀的經歷,占二成左右。

  四川理科狀元黎雨佳從高三開始被陪讀,“爸媽都一起陪著我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青白江和成都兩頭跑,早上六點半給我做完早餐趕去青白江上班,晚上下班又趕回成都。不會影響正常上班,但感覺他們也很辛苦。”青白江到成都單程開車距離近40公里。

  陪讀的父母除工作辛苦外,也會有壓力。黎雨佳回憶到,“記得高三有一次考試考得很糟,父親也很緊張,沒忍住說了我幾句。我心里也不好受啊,就默默地哭了,覺得超委屈。看到我這樣,他們后來就什么都不敢說了,第二天裝作什么都沒發生的樣子,其實我知道他們很擔心我。”

  狀元們并不認為陪讀就是不自立,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支持與陪伴。

  江蘇文科狀元李天宇的母親是全職媽媽,父親做水電工程,還有個4歲的妹妹,高中三年均被陪讀。他認為,“陪讀能夠幫助我減少浪費不必要的時間,所以沒有必要去考慮陪讀是好是壞,是不是有關獨立。”

  談及陪讀對自己的幫助,黎雨佳認為,“陪讀讓我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父母在身邊陪我度過了高三那段緊張的日子,心里會覺得很溫暖。”她十分珍惜這段陪讀經歷,“和父母多相處一下是很好的,畢竟和家人經常在一起的機會到了大學之后就很少了。”

  方建勛雖未被陪讀,但他對此表示理解。“我也有同學有陪讀的,這是人家的學習方式吧,肯定會有節省時間這一好處的。當時我媽媽也提出來過,但是被我拒絕了,因為那樣會耽誤他們的工作,而且我也會有壓力,會導致我心態不穩定。”

年招生 在線報名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相關文章推薦
    .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 视频一区二四三区四区 | 亚洲午夜视频网站 | 亚洲色在线影院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在线能看三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