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志愿填報“雷區”解讀
因為報考信息的不對稱,志愿填報中考生和家長對招生政策、招生章程、院校與專業的錄取游戲規劃、分數使用技巧、專業內涵的了解、高校變名等方面缺少經驗和對策,容易走入填報的雷區、盲區與誤區,致使報考失利,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前程!因此,將志愿填報中的“雷區”全部羅列出來,一是提醒廣大考生家長對政策誤區予以警惕,巧妙規避;二是對人為因素形成的失誤要高度重視,理智分析,科學填報!
志愿填報“雷區”揭秘:分數線的3大誤區與對策
分,分,分,考生的命根,分數線就是學生的生命線,高考錄取排序中一分一檔的事實,印證了正確理解與準確掌握往年每所院校的錄取分數,是合理選擇、科學填報的重要基石。在志愿填報中不少考生與家長不了解使用分數線的技巧與方法,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就分論分,依分數選院校,挑專業,忽視了分數線背后隱藏的雷區與盲區,結果高分低報或低分高報或高分落榜,讓孩子十二年的苦讀換來的分數付之東流。分數線的3大盲目主要有:
雷區1:輕視招生“大小年”,不能隨機應變
1。什么是招生“大小年”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個院校不同年份的報考人數很不穩定,起伏很大,導致錄取分數忽高忽低,走勢無常。 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報考的人很多,錄取分數線被抬得高;到2013年,不少考生看到北航上一年分數線偏高而不敢填報,其分數線也就隨之下降。 其結果是,北航報考人數和錄取分數線在不同年份起伏很大,于是就形成了高校招生中的“大小年”。2014年的考生看到2013年的錄取分數不高,可能報考的人又多起來,分數線自然又會升高,如此循環往復。
2。形成的原因
“大小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錄取分數線所造成的。參考“大年”和“小年”其實對考生填報志愿有一定的幫助。一般而言“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但并不絕對的,只能作為一種填報志愿的參考。導致高招出現“大小年”現象的原因,除了受上一年該校錄取分數線的影響以外,同時也與該校當年招生計劃投放數量、招生宣傳力度、幾十萬考生的志愿填報情況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如2013年同濟大學在山西的招生宣傳力度就很大,招生組到山西省的山西大學附中、太原五中、省實驗中學、康杰中學、臨汾一中等多所名校與考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結果很多優質生源報考了同濟,該校當年的分數線被抬得很高。所以,考生要避免遭遇“志愿扎堆”風險,單憑簡單依靠尋找所謂“大小年”規律作為志愿填報依據,是遠遠 不夠的,必須綜合分析,全面考量。
3。特征
出現“大小年”的學校是高分段考生追逐的“三熱”院校,如熱門地區、熱門院校、熱門專業的北上廣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 的高校。從近幾年考生志愿填報情況可以看出,越是處于熱門地區,招生計劃數越少的高校就越容易出現“大小年”現象,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漢等名校較為集 中的區域最為明顯。不是每所學校都會有“大小年”現象,同一所髙校在某省市可能有“大小年”,但在另一些省市就未必有這種現象。像北大、清華等名校每年報考的人很多,錄取分也最高,一般就不存在大小年現象。
4。識別方法
(1)最明顯的標志就是觀察高校的錄取分差(錄取分數與控制線之差),錄取分差大說明是“大年”,錄取分差小則說明是“小年”,從他的連續幾年的錄取分數對比中便可看出來;(2)通常情況下,看“大小年”還要關注錄取比例,例如某高校理科第一批次,2009年的上線一志愿錄取比率1。 51,是“大年”;2010年就有可能下降到0.75,成為“小年”;(3)從報考情況上來分析,報的人多說明是“大年”,報的人少則是“小年”。據報 道,2006年四川省報考北京郵電大學的人很多,該校在四川的錄取分比其他同層次高校的錄取分高出許多,這對下一年四川報考該校的考生人數就產生了影響。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