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成立于1958年,它的前身是北京大學物理系的無線電物理專業和電子物理專業,先稱無線電電子學,后改稱電子學,1997年定名為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國家教育部的重點專業。
專業培養要求、目標
具有堅實的數學、物理、電路、計算機和信息處理的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電子和信息科學所必須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學思維、科學實驗和初步科學研究的訓練,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知識自我更新和不斷創新的能力。能適應電子信息科學飛速發展。在個人素質方面,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質、良好的知識結構和較強的適應新環境、新群體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語言(中、英文)和計算機運用能力。本科畢業后可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事業單位從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的研究、教學、開發、管理工作。并可繼續攻讀通信、信息處理、激光、電子材料、計算機軟件、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系統結構、物理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課程設置
本專業學生4年需要修滿140個學分;其中必修課程89學分,全院必修課程25學分,專業必修課程34學分;選修課程45學分(其中專業方向核心課程18學分,專業選修課11學分,本科素質教育通選課16學分);畢業論文:6學分。
第一學年以全校公共必修課程(英語、政治以及體育類課程)和全院必修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力學、電磁學、程序設計實習、信息科學技術概論和微電子與電路基礎)為主。
第二、三學年以專業必修課程(數學物理方法、概率統計、基礎物理實驗、光學、電動力學、電路分析原理、電子線路、電子線路實驗、數字邏輯電路、數字邏輯電路實驗、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電子系統設計)為主。
第四學年以專業方向核心課程選修為主,分為四組核心課程,它們分別屬于“通信與信息系統”(通信原理、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操作系統、微波技術與電路、數字信號處理、微機與接口技術實驗、嵌入式系統),“物理電子學”(熱力學與分子物理、近代物理、理論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子物理)、“量子電子學”(熱力學與分子物理、近代物理、理論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光電子學)和“聲學與傳感技術”(通信原理、微波技術與電路、數字信號處理、微機與接口技術實驗、嵌入式系統、聲學基礎)等四個研究方向。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