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據港媒報道,內地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3月1日起開始網上報名,今年參與的內地高校增加6所達到84所。“免試招生”計劃在原有的港澳臺學生聯考之外,開辟了一條港生赴內地高校就讀的新通道,即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無須額外參加內地聯招考試。
中國教育留學(課程)交流(香港)中心經理鞏萬說,2015年共有2988名港生申請內地免試招生計劃,最終1444人獲招,錄取率達48.33%。香港教育局資料顯示,免試招生計劃自2012年實施以來,共有超過6000名香港學生通過該計劃赴內地求學。
憑港版“高考”成績錄取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發言人說,免試招生計劃減輕了香港考生的壓力,讓他們能更集中精力應付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學文憑考試是香港實行“334” 新學制(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學,使香港學制與內地接軌)后的統一考試,類似于內地“高考”,成績由次到好分為1-5級。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6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辦法,招生高校可根據本校招生要求,自行決定是否對考生進行面試,并且依照最低錄取標準招收考生。除“校長推薦計劃”內考生和報考藝術體育類專業考生外,最低錄取標準為“3、3、2、2”,即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中文科、英文科成績達到第3級及以上,數學科、通識教育科達到第2級及以上。“校長推薦計劃”內考生最低錄取標準可為“3、3、2、2”或“3、2、3、2”。報考藝術體育類專業考生最低錄取標準為“2、2、1、1”。
今年“校長推薦計劃”名額由每校3人增至5人,英文科最低要求降至第2級,但同時數學科須達第3級。鞏萬稱,該做法順應中學要求,同時為理科較強的學生提供升學機會。
高校層次不同方便選擇
在2012年內地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推出時,共有63所高校參與,而今已增至84所,其中既有“985”、“211”高校,也有一些省屬重點高校,呈“兩頭小、中間大”的形態,方便港生進行不同層次的選擇。在學校和志愿選擇上,與內地考生相比享受較多優惠。
據統計,2015年選擇暨南大學的香港學生最多,其次是中山大學。在學科方面,主修人文社科的人數最多,其次是中醫學及語文類學科。各所大學招生名額不同,鞏萬舉例說,暨南大學計劃招錄100人,中山大學則為35人,有些大學標明僅招收填報第一志愿的學生。鞏萬預計今年因“校長推薦計劃”名額增加,或會吸引更多數學科成績較佳的學生修讀經濟、統計及理工學科等。
鞏萬說,在今年新增6所大學中,其中4所廣西的大學近年招收了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學生入讀。港生入讀也有助于認識“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文化,增進交流。
至于港生的出路,鞏萬透露最近向免試招生途徑升學的港生進行意向調查,上千名在廣州及福建就讀的港生中,大部分人打算回香港工作,一部分人留在內地工作,小部分人則繼續升學。
為內地高考改革提供借鑒
與香港當地參與聯招的8所大學相比,內地一般大學的錄取標準較低,每年尤其是廣東的部分高校會預留金融、經濟、中醫及西醫等熱門學科的學位給香港學生,競爭相對較小。目前,已有95%的內地大學學歷獲香港認可,赴內地升學因此成為不少港生的選擇。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早在2014年8月推出“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資助有經濟幫扶需求并已通過免試收生計劃,到內地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香港學生,每名通過審查的學生可獲每年1.5萬元港幣的全額資助或半額資助,這也為不少港生免去后顧之憂。
知名教育學者熊丙奇稱,內地免試招收港生為高考改革提供了經驗借鑒。內地高校招生也可采用統一考試基礎上學校完全自主招生的方式,即考生在參加統一測試之后,以這一成績去申請大學自主招生,大學獨立進行評價、錄取。如此或能走出一條高考改革新路。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安徽2025年志愿網上填報說明:考生在上網錄入志愿信息之前,應仔細了解我省志愿填報的有關政策及要求,并根據自身條件和意愿填寫好《志愿預填表》。登錄志愿填報系統后...
高考已經過去小半個月了,各位家長想必一定很心急,江蘇到底啥時候能填報志愿呢?志愿設置如何?下面就把網上志愿填報說明分享給
日前,四川公布了2025年高考及招生的有關實施規定,下面就把有關內容解讀分享給大家,供參考!考試時間擬報考外語高校、系(科)
貴州本次征集設置8個平行志愿,網上填報時間為8月14日23:00至15日18:00,考生憑準考證號和密碼登錄“貴州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志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