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熊丙奇(21世紀教育學院副院長)
育路高校招生網了解到,3月5日北大清華公布自主招生簡章后,3月15日,北大清華又公布了其“校長推薦”計劃。其中,北大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改為“博雅人才培養計劃”,清華大學的“領軍計劃”不變。與之前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相比,“博雅人才培養計劃”取消了推薦學校限制和推薦名額,擴大了選拔范圍,學生自愿報名,由北大本科招生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對申請材料進行評審,強調了對農村地區中學和農村戶籍考生的政策傾斜,還將招生融入了人才培養體系。
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從推出以來,就一直遭遇質疑,包括只有少數重點高中獲得推薦資格,對普通高中學生不公平;校長難以用教育聲譽保證推薦的公平公正;再就是校長實名推薦在大多數學校演變為學校綜合推薦,推薦給大學的,還是學業成績最好的學生,而不是有個性和特長的學生。因此,北大對校長實名推薦制,進行調整也是在回應輿論關切。但調整之后的“博雅人才培養計劃”是否既能關注有個性、特長的學生,又能公平、公正,還有待觀察。
這首先取決于學校的專家初審,如果專家在初審時,還是看重申請學生所在的中學,以及申請學生的高中學業成績,那么,形式上是公平了——給所有學生自愿申請機會,不再給中學分配推薦名額,但最終入圍面試(或復試)的學生,還是集中在某些學校。這要求學校要成立獨立的招生委員會,確定自主招生的標準,并在具體招生中實施,不能就用簡單的獲獎、學校身份、學業成績排名,作為評價指標,而應建立符合本校招生要求的多元評價體系。
其實,在國外大學的自主招生中,“推薦”是一項評價學生的指標之一,北大最初嘗試校長實名推薦,也在借鑒國外大學的做法,可為何現又要取消,主要在于,國外對學生的推薦,是被作為一項評價指標,納入多元評價體系,而我國大學卻將其變為入圍自主招生的前置條件,另外,國外大學是根據多元評價結果獨立進行錄取,而我國通過自主招生之后,只是獲得加分錄取優惠,由此,推薦也就發生變異。
我國高校要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按照目前的自主招生框架,還很難達到。雖然今年自主招生被調整到高考之后進行,但是,僅僅是把此前在高考前進行的筆試、面試,移到高考之后,自主招生還是和集中錄取嫁接,通過自主招生的學生,獲得的還是高考錄取優惠(達一本線可錄取,或者低于本校當地錄取分多少可錄取),如此一來,自主招生很難打破分數評價體系,也就難真正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甚至還有自主招生高校,把自招學生參加高考的分數,作為檢驗自招成績的指標。
筆者一直建議,我國的自主招生,可將統一高考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之一,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后,大學獨立提出申請者的成績要求,達到成績要求的學生,可以自主申請若干所大學,大學結合統一測試成績、學生中學學業成績、大學面試考察和其他指標,諸如中學特長表現、校長(或社會人士)的推薦評價等綜合評價、錄取,一名學生可以獲得多校的錄取,再拿到錄取通知書之后,再進行選擇確認,這才是實行真正的自主招生,有利于高校建立多元評價體系,也把中學從單一的分數評價中解決出來,鼓勵學生發展個性和興趣。我國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應努力朝這方面探索,不然,基于目前高考整體錄取框架,嫁接進的自主招生,很多概念都會似是而非,有形無神。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高校自主招生和單招并不是一回事,面對的群體和招辦的學校都有差別,具體的分析如下:高校自主招生一般指的是本科層次高
2024江西各高校在江西的招生計劃已經發布,其中江西中醫藥大學2024年在江西計劃招生共計3093人;南昌工程學院在江西計劃招生3167人;新余學院在江西計劃招...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