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大學擴招已有多年,且也是大勢所趨。但近幾年卻愈演愈烈,且已發展到研究生和博士生招生階段。究竟這樣一種大規模擴招是否可行?本文探討了擴招的利弊,并對高校管理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
翻開我國教育發展史,高等教育擴招并不是近幾年的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自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除少數年份外招生數額一直呈增長趨勢。 1999年5月,教育部宣布將大幅度擴大該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規模,并且在今后幾年將繼續擴大。自此我國高等教育進入一個空前發展時期。其中1999-2002年間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數平均年遞增率為42.4%,而1978- 1998年20年間,這一指標為5.1%。近幾年擴招已愈演愈烈,盡管擴招已不是什么新鮮話題,且也是大勢所趨,但針對當前盲目擴招的狀況,筆者認為探討擴招的利弊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仍然具有借鑒意義
2014大學擴招的利
1、對于大學擴招,主要有以下有利因素: 1.提高高中升學率,使更多學生圓了大學夢。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可以分配工作,因此考上大學就等于拿了“鐵飯碗”,就成了國家干部,人們認為高考是最好的出路;對農村的孩子來說,高考更是“跳出農門”的唯一選擇。“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流傳幾千年,在計劃經濟時代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而現在大學急劇擴招,門檻越來越低,高中升學率持續上升,進入普通高校不再是難事。據相關數據顯示,2003年北京的錄取比率達到70.8%,廣東省的錄取比率與2002年持平,陜西達到 56.47%,江蘇為70%,江西為62%,湖北為64%。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高考錄取率都是比較大的。現在家長、學生和高中學校所關心的不再是能否上大學,而是上什么樣的大學。
2、提高國民素質,提升學歷,縮小與國外受教育水平差距。2002年,我國高等教育總規模達1600萬人,全國普通、成人高等學校本科、高職(專科)在校生達 1462.52萬人,其中,普通高校903.36萬人,成人高校 559.16萬人,分別比上年增加162.98萬人和103.18萬人,增長25.63%和22.63%。研究生發展較快。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共招收研究生20.26萬人,比上年增加 3.74萬人,增長22.65%。在學研究生50.10萬人,比上年增加10.78萬人,增長27.41%。從數量上衡量,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為2%-3%,與西方發達國家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的規模指標有相當大的差距。經過近幾年的擴展,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15%,初步進入到大眾化教育階段。
3、推遲初次就業時間,緩解就業壓力。當前階段,正是人口出生率高峰期所誕生的嬰兒成長時期,這一年齡段的人口特別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呆在學校,減少當前的就業人數,降低就業壓力。有數據表明,1995年幼兒園學生規模最大,這批人在1997年進入小學,實現了小學規模最大化,從1990年到2002年初中階段學生規模依次遞增,小學六年教育到2003年達到頂峰。從高中階段和高等學校階段看,學校平均在校生依年份遞增,至目前還沒有達到頂峰。這一方面反映出生高峰期學生高潮正隨年齡增長逐漸上移,另一方面反映了高教擴招的效果。顯然,如此龐大的群體一旦進入就業隊伍,勢必對就業造成巨大壓力。發展高等教育是緩解就業壓力的有效辦法,也是按學齡期學生人數比例發展教育的必要措施。
4、發展經濟,拉動內需。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進入低谷,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了市場疲軟、消費熱點消失等問題,而高等教育一直供不應求。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矛盾日益尖銳。因此,學界呼吁:應大幅度發展我國高等教育規模,借此拉動內需,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并帶動經濟的增長。這一政策的實施擴大和發展了教育產業,使教育成為一門熱門投資行業,增加了人們對教育的投資和消費,也增加了教育從業人員,帶動了教育相關行業的發展。
5、實現教育發展階段性飛躍。美國教育社會學家、伯克利大學的馬丁·特羅教授以美國和戰后西歐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為研究對象,以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指標,探討數量增長與性質變化的關系,將高等教育發展歷史分為“精英、大眾和普及”三個階段。他認為:“一些國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規模擴大到能為15%左右的適齡青年提供學習機會之前,它的性質基本上不會改變。當達到15%時,高等教育系統的性質開始改變,轉向大眾型;如果這個過渡成功,大眾高等教育可在不改變其性質下,發展規模直至其容量達到適齡人口的50%。當超過50%時,即高等教育開始快速邁向普及時,它必然再創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因此,我國大規模擴招,也是提升教育發展階段,使更多的適齡青年享受教育的一個措施。
2014大學擴招的弊
1、教育管理難度加大,管理事物增多。上述情況的存在,給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帶來很大困難。針對這些情況,學校不得不加強學生的日常管理,從思想行偽到學習指導,從學籍管理到自強自律,都要學校督促。思想教育也成了各高校另一個教育重點
2、擴招給后勤服務帶來巨大壓力,教學資源日益緊張。目前在校本專科生人數劇增,而教室、實驗室乃至操場等教學及學生活動場地面積并沒有大量增加,據不少導師和研究生反映,在他們的研究工作中,對學校圖書館的利用程度不高,不是新書難以及時上架,就是上架的新書不見蹤影。一些院校的理工科專業實驗室,在原本由一人或兩人操作的實驗位置上,現在要安排三四個學生,甚至更多。在擴大招生規模之后,生活、學習所必須配套的硬件設施的建設速度和完善程度,未能較快地滿足研究生的需求和期望。
2014大學擴招建議
顯然,大學擴招對大學教育管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如何減少弊的影響而增加利的因素是一個巨大的課題。這要求我們進一步明確辦學目標和發展方向,實行適度規模擴展;另一方面,要求各大學不斷改善條件,擴充師資,完善管理,實現資源優化升級,加強對學生的教育,不遺余力地保證教學質量。
1、加強學風建設。改革考試制度和用人制度,引入黨爭機制和淘汰機制,不以一次考試定終身,不僅僅憑考試成績定前途。建立學生能力檔案、業務檔案和品行檔案,保證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目標的實現。學校要采取各種可行的措施,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就業觀,同時要嚴明學習紀律,堅決排除一切社會不良風氣的干擾,營造弘揚正氣:崇尚科學的校園文化氛圍。
2、強化教學及管理制度改革。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加強專業建設,調整好高等教育的專業設置,使高等教育的專業更加貼近社會,同時保證基礎學科的發展。調整好高等教育專業、規格、層次的結構比例和高等學校的結構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高等教育的辦學效益。加大對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切實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學習、引進和探索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先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大力提倡使用先進教材,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大力促進教學手段現代化。不斷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促進教學管理手段現代化。改革高等學校的管理體制和內部管理體制,使高等學校輕裝上陣,圍繞著國家經濟和社會需要自主地確定本校的發展計劃和制定發展措施。
以上便是2014大學擴招利與弊的全部內容,了解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育路高校招生網查看,或撥打熱線電話:010-51291357、51291557進行咨詢。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