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新學期開學僅一個月,香港大學學生劉丁寧決定放棄優厚的學習條件和高達72萬元人民幣的全額獎學金,回家復讀,準備重考北京大學。與“遼寧省文科狀元”的頭銜相比,這個舉動更讓劉丁寧一夜之間“紅”遍全國,并帶出一個話題:赴港讀書是否適合每個內地大學生?
學會選擇:“喜歡哪門選哪門”
說起香港高校的學習氛圍,幾乎所有學生的第一反應都是——自由!
通識教育在香港、澳門高校早就成為了一種傳統。大部分港澳大學在填寫志愿時都不需要提前報專業,只需要填學院,如文學院、理工學院、商學院等。其中,商科因其貼近香港社會情況,受到了香港本地的年輕人青睞。
港校課程體系設置豐富,必修課外,學生有很大自由空間在全校范圍內選擇選修課。香港城市大學通訊工程專業的李晨霖就選修過韓語、德語、歐洲文化、心理學等。她告訴記者,“學校里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課程,大陸并不多見,比如電影中的性文化分析。這些課程都有資深教授授課,內容不僅不會膚淺低俗,反而更有收獲。”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專業的博士生張欣介紹,單就新聞傳播專業而言,就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深教授擔任理論課程教師,還有不少一線媒體從業人員執教實踐類課程。圖書館全香港聯網,從一所大學的圖書館就可以借閱到幾乎整個香港的圖書。
洪沁是香港大學法學院09級學生,也曾就讀北大元培班。她告訴記者,在港大,每節課結束后緊接著就是督導課,由一個導員帶著十幾個學生就每周教授布置的閱讀內容進行討論,每個人的發言表現算入期末成績,這就保證學生每周都必須要看一定量的閱讀材料。一門課程結束后,學生時常是身著正裝,將調研報告在同學和教授面前展示講解。對于香港學生而言,表達這個強項,就是在平時的課堂中歷練出來的。
香港大學中國事務處郭紫音老師介紹說,港大學習環境國際化,全校超過半數的老師來自海外,學校同時與世界六大洲超過285所院校開展學生交換活動。所有港大學子均有機會獲得全額獎學金前往耶魯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頂級名校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學習;工學院學生也可以前往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進行為期約10周的研究學習等。
豐富教學資源的背后,其實是對學生自主選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是“填鴨式”學習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被動接受知識,與香港和澳門高校自由學習模式并不合拍。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香港大學逐漸由專注于教學過渡為教學和研究并重,并拓展和海內外大學和研究所的學術交流。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