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上海今后大學自主招生時將參考學生的學業考成績,并以此為依據進行初選,然后再由學校組織專業面試。而根據上海正在制定的高校招生改革路徑圖,學業考完全成熟之后,它還將最終替代現有的高考。
為避免“一考定終身”,全社會對高考制度的改革呼聲已非常強烈,但公眾同樣關切高考改革的公平性。因此,任何相關改革措施都應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這一點,這樣才不致于做無用功。既然學業考改革已經成為上海高校招生改革路徑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同樣須從設計之初就對此有足夠的說服力。
上海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從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實施,共分10門考試科目,且只有簡單的A、B、C、D、不合格五檔等第分值。其中,僅獲得A檔的學生每年就有約1萬名。如果高校據此擇生,就會因選擇余地過大而留下過多“尋租空間”。
據媒體披露,根據目前的改革設想,是在相關科目增加加試科目,每個科目將設置A、B、C三個等級。C等相當于普通高中畢業考水平,而大學自主招生則可根據不同學科專業,自主設定各學業科目A等或B等的選拔要求。
如果據此改革,雖然相較過去,其精準度會有所提高,卻依然難以避免相當數量考生同為A等的情況,同樣會預留高校招生過程中的“尋租空間”。
從近年來一些高校自主招生過程中顯露出的問題看,我們顯然不能過高估計高校招生部門的自律能力和“抗壓”能力,否則,就會讓高考公平性因制度缺陷而受損。因此,如果學業考要取代現有自主招生的筆試考,甚或在未來取代高考,就需要對其精準度有更明確的規范,讓公眾對這一制度的公平性放心。
美國等國家在高考制度設計中,確實也有利用“學業能力測試”來幫助高校挑選生源的制度安排。但這首先是基于各名校已經形成的嚴謹的學術自律機制和社會輿論監督等他律機制,在這些機制共同作用下,沒有哪所名校和招生教授敢輕易拿學校百年聲譽和自己的學術生命去做權錢交易。
在中國高校運行的內外監督機制尚不健全時,既要改善高考制度,又不降低高考公平性,其實更可取的是借鑒海外“學業能力測試”制度設計中的“一年多考制”,讓孩子們可以憑自己多次考試中的最好成績來公平競爭。這樣既避免了一考定終身的偶然性,又能保證高考成績的精準性,不會留下過大尋租漏洞。
同時,在高考考題設置中,也不妨借鑒海外“學業能力測試”的命題經驗,有效減少死記硬背題的比例,更多考量學生的素質與能力。這樣,一些沒機會上“名中學”,沒機會接受題海訓練的普通家庭孩子,也能憑借自身的聰慧和能力獲得良好成績,這樣,才能更好體現出高考制度的公平性來。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